6月
19
2022
古琴來源於自然,是古人與自然相通的一件樂器。在古琴的身上體現了這種人與自然、人與古琴合二為一的符號。
琴長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全身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古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
七根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嶽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
古琴琴面上有十三個“徽位”,象征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
由於古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古琴琴弦特別長,古琴弦有振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上述古琴的結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古人在制作古琴的過程中融入了天地六合,凸顯了古琴在樂器之首的崇高地位。
彈古琴時要做到三靜
環境安靜
古琴左手指法有許多走音,如吟、猱、綽、注,達到一種聲音繞梁不絕的效果,聲音由強及弱,如果環境嘈雜將無法感受。
身靜
古琴彈奏時對身體的要求是:全身放松,挺胸拔背,沉肩墜肘,雙腳落地平實,雙手置於琴面,將全身的氣貫於指尖彈奏。
心靜
在彈奏的過程中要心無雜念,呼吸均勻,達至曲隨手行、意存弦外的琴人合一的境界。
在彈古琴時身心安靜,我們的手指跳動於琴弦。中醫認為手指是人體上肢的末端,氣血流注到此而返回,五個手指有六條經脈循行。
心、肺、大腸、小腸、心包、三焦等經絡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
肺經止於拇指少商穴;大腸經起始於食指商陽穴;心包經止於中指中充穴;
三焦經起始於無名指關沖穴;心經止於小指少沖穴;小腸經起始於小指少澤穴。
古琴的彈奏特點
在古琴演奏中,手指用半甲半肉的地方直接觸弦。左手要求“按欲入木”,基本法有:吟、猱、綽、注、上、下、進、複等。
右手要求“彈弦如斷”,主要指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摘、撮、輪、撥、刺等。
在彈奏的過程中,全身自然放松,靠肩、臂、肘、腕、指的通力協作;
並集中著力點於指尖,通過左右手技法的熟練運用與和諧而有節奏的配合,在演奏出古琴曲的同時,又達到按摩手指、保健強身的效果。
彈奏古琴對手指的按摩作用具體如下:
按摩拇指可緩解:心髒疾病、過敏性皮炎、脫發、喉嚨痛;
按摩食指可緩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
按摩中指可緩解:肝髒疾患、疲勞、食欲旺盛、耳鳴、頭暈;
按摩無名指可緩解:感冒、咽喉疼痛、頭痛、尿頻、汗多、宮寒;
按摩小拇指可緩解:肩痛、腰痛、月經不調、視疲勞、肥胖、失眠。
注:彈奏古琴,小指是不用的,古人稱為“禁指”,所以古琴對手指的按摩作用主要體現在其他八個手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