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03
2022
陳其鋼
作為中國第五代作曲家
出生於上海 成長在北京 去法國留學
成為法國作曲大師梅西安的關門弟子
創作了一系列作品 在歐洲及世界範圍內獲得佳譽
他為北京奧運會譜寫一曲《我和你》
唯美的旋律仿佛把世界也聽醉了
最近他發布了一張新專輯《江城子》
小編有幸能采訪到這位
深居簡出的作曲家
聽一聽他內心的
聲音
▼
Q1
橄欖:您如何使國外聽眾理解中國風格作品?
陳其鋼:“從內心出發,做我的音樂”
“我寫作品的時候,沒有想過,因為用了中國傳統的東西,就能讓國外聽眾理解。我還是覺得我想到什麼,我對這個題材有感覺,我就用,沒有感覺我就不用。如果這個中國題材本身有益於我自己的表達,我就會用,不益於這個作品的表達,不會特別在意是不是因為用了它,而能夠取勝。
▼陳其鋼1984年到法國的第一個宿舍
這個問題確實在我們生活的大環境當中經常被提出來,尤其最近,提的非常多。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風格,但是中國風格這個問題不是今天提的,從1902年,我估計就開始了,自從有了作曲家,大家就開始尋找,中國的元素,中國音樂的特點,這種尋找,在西方古典音樂的作曲家中間,其實是很不典型的一種追求,有這個追求本身我覺得也不奇怪,可能是因為我們目前很急切希望我們的音樂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但是不太急切的去要求,這個音樂是不是屬於我自己的。”
▼陳其鋼與老師梅西安的合影
“我們這代人,第一次有了機會去看到西方發生的事情,特別是我們有機會走出去後感受到了西方古典音樂。特別是浪漫時期之後,音樂家的追求。不像在中世紀之前,大概是為了一個宗教的題材去做音樂,風格性從個人的角度是不突出的,而從浪漫之後到印象派到現代,個人標簽是越來越明顯的。個人的追求與社會的要求的差距,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過去的三十年,中國的音樂,有些中國的作曲家創造的音樂,之所以在世界的範圍有一些影響。更多的原因是作曲家們有他們個人的風格特征。”
Q2
橄欖:《悲喜同源》的掙紮表達了什麼?
陳其鋼:人情、親情、生死
“過 去幾年時間,寫了一些作品,比如《萬年歡》,《悲喜同源》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情感寄托,與人情,親情,生死,這和我的個人經歷有關,這是作曲家特有的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如果我是普通人,我可能就天天在家哭了。但是音樂家,用音樂作為一種感情輸出的擴大器,用音樂去感染其他人。而不是一種祥林嫂式的,見人就說。
我通過音樂的方式,把我的情感,鋪在紙上,令自己得到一種寬慰。其實《悲喜同源》和《逝去的時光》是遙遙呼應的姊妹篇,大概都是一個大的三段式,兩次高點,大概三次主題的呈現。小提琴比賽六個選手,演出我的《悲喜同源》,不同選手在同樣的時間,去演奏同一個作品,這個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陳其鋼在斯特恩小提琴決賽的排練現場
“我在這個時候,一聽這個作品的時候,我就知道,離這個作品成熟與真正的去鑒別這個作品到底有沒有生命力,時間還長著,還遠呢。以後還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演奏的版本,我自己也會對他有更深的不一樣的體會,就是你會在現場覺得還不錯,但這個其實什麼問題都不說明,因為一個作品自己能走出來的話,是有很多非人為因素。作品在一個作曲家在世的時候,有的時候會演奏的很多。
▼演奏:周穎(上海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決賽現場)
只有等這個作曲家不在了,等這個作曲家安靜了,他沒有對這個社會產生繼續的影響了,那個時候,就看這個作品本身是否可以站起來,繼續走下去。”
Q3
橄欖:《江城子》這部作品非常複雜,它最終的演繹是否滿意?
陳其鋼:很讓我意外,應該說是驚喜
“ 在 北京首演的,去年,後來在英國,歐洲首演。兩次演出應該說是很讓我意外,應該說是驚喜的。因為寫這個作品的時候,我是很難想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因為我只是根據一個作曲家一般的想象,但是由於我沒有合唱寫作的經驗,我不知道通過合唱之後,這個東西呈現是不是可以達到某種效果,而且這個難度就是因為我自己沒有經驗,我就想我既然沒有經驗,我就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做。”
“我既然要做,就做到極致了,絕對不是四聲部,有點稍微的變音,而是兩個至少十個聲部,還是不一樣的聲音,而且聲音之間的關系還非常的複雜,樂隊隊員,合唱隊隊員可能會聽不到自己的,要進的那個聲部。那麼多人,要在同樣的時間,准確的進來,聽不到標准音,自己要去找,不是找一次標准音,時刻都在找,而且找完了以後還要堅持自己的聲音,因為在邊上的人唱其他的聲音,你還不能受他的影響。”
“我們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如果是兩個人唱一個同樣的音,如果兩個人是一個非常近,比如一個小二度關系的話,經常這兩個人堅持不下去,唱著唱著就唱到一起去了。那合唱團這麼多人,怎麼讓他們保證不唱到一起去,保持這個聲音的摩擦力?結果試驗還是挺好,首先是藝術家非常認真的對待,花了很多的時間,而且他們確實沒有唱過這樣的作品,就對他們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
“我們用了比平常多得多的時間去排練,盡量去聽樂隊。所以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再加上節奏非常複雜,所有人都不一樣。音高,發音方法,是含糊還是清楚的咬字,快速的變嘴型,唱不同的詞。這次排練,給我的感受是非常深的,人聲可以做到的效果,比樂隊豐富的多。”
Q4
橄欖:您辦躬耕書院的初衷是什麼?
陳其鋼: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與人分享
“因 為孩子不在了,我有一種想法,把自己所學的所感受到的東西,能夠與人分享,不是分享音樂,是在課堂裏面,分享一種狀態,可以感受,所以我們提倡開誠布公,提倡教學相長,沒有老師,也沒有學生,大家都是平等的。在這裏,大家可以互相提出意見,我可以把作品,我的困惑展示給大家,通過這個課程,你會感受到作為一個關起門來的作曲家吸收不到的東西。
“演奏完作品,有什麼意見等等,與其背後批評,還不如當面說。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認識自己,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位於浙江的躬耕書院
Q5
橄欖:您對於未來的創作計劃是什麼?
陳其鋼:合唱作品和單純的管弦樂
“我 會繼續嘗試合唱作品,我要突破《江城子》,因為合唱還有很多面還沒有觸及到,合唱太豐富了,人聲的表達方式,你的表達方式和我的,他的都有很大的區別。不要以為古典大師都做盡了,說音樂已經窮盡了,不可能窮盡,那麼豐富,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沒有觸及到,所以合唱我覺得有可能,從情感的角度來說,會比樂隊更直接。”
▼《江城子》首演時的排練現場
“樂隊的作品我也想做,過去的作品中間,欠缺一類作品,就是單純的管弦樂,沒有聲樂,就是單純的管弦樂。用管弦樂這個形式,去做一個更大型的作品,讓你純聽音樂。過去的作品,都是比較短的,我想做一個50分鐘左右的,放在下半場演出的作品。真的有豐富的內涵,和技術水平去表達一件事情,令人吃驚的作品。還是表現人,聽從自己內心出發的聲音。”
Q6
橄欖:您怎麼看待20世紀歐洲其他作曲家?
陳其鋼:20世紀後半葉,是一個作曲家,一個風格
“在20世紀後半葉,是一個作曲家,就是一個風格,如果你跟著他走,你就什麼都不是,你說的這幾位都是很好的作曲家,但是誰也沒有掀起一股浪來,像布裏頓,利蓋蒂也是。
但是在莫紮特貝多芬的時代,是排著隊往前走的,而這個時代,都是星星點點的,所以回到原來的問題,不要妄想你可以一個人帶領一個時代。”
THE END
橄欖:只有內心極其謙遜,寬容,願意向別人真正打開自己胸懷的人,才能擁有像大海般的氣度,創作出時而波濤洶湧,時而平靜如水的富有深刻含義與戲劇張力的作品。陳其鋼就是這樣一位,表面安靜,而內心有豐富的情感湧動著的作曲家。
意外又驚喜的演繹
盡在
陳其鋼《江城子》
▼
北京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 | CD+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