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都是自取滅亡!還是北進

12月
07
2019


分類:歷史
作者:吳白靜


兵欣悅讀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二戰達到了最大範圍。但12月之前的幾個月正是德軍對莫斯科進行大規模進攻的時候,作為德國的盟國,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駐紮著上百萬的關東軍,這些軍隊為何不攻擊蘇聯遠東呢?
實際上這就涉及了當時日本的北進和南下之爭了,所謂北進就是進攻西伯利亞;而南下則是向東南亞進攻。
我們都知道日本最後選擇了南下戰略,即在珍珠港重創美軍,同時以十一個陸軍師團橫掃東南亞,在1942年6月之前占盡了優勢。但是南下戰略是與美英等20餘國為敵,最終不過四年日本便落得了原子彈臨頭,無條件投降的結局。因此大家都認為日本沒有北進而南下是蠢到家了。
但實際真是如此嗎?日本北進就不蠢了嗎?
很多人以為,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尤其是莫斯科戰役期間蘇軍從遠東抽調精銳,而日本憑藉上百萬的關東軍完全可以拿下蘇聯遠東地區,使得蘇聯處於東西連線交戰的境地。
但實際的情況與大家想像的有所差異,那就是蘇聯當時雖然從其亞洲部分抽調了不少部隊到歐洲,但這些部隊大都卻來自於中亞地區,而由於動員蘇軍遠東部隊的擴充遠大於抽調。
根據蘇聯資料,遠東蘇軍在蘇德戰爭爆發時有兵員70萬人,而到了1941年底則達到了134.3萬人,在1942年7月則達到了巔峰的144.6萬人。而日本關東軍鼎盛時期總人數不過70到80萬人,號稱百萬。
關於蘇日軍隊的戰鬥力,在諾門坎戰役之前,日軍認為一個關東軍可以打兩個蘇軍。但是諾門坎戰役的慘敗使得日軍內部的評估比較謹慎,一般的推演是以1比1甚至2比1來進行的,因此說但就人數來說日本關東軍就對蘇聯遠東駐軍沒有優勢。
而且日本內部雖然有北進的呼聲,並進行過諾門坎之類的試探,但是其對遠東資源的認知也是比較清醒的:那就是蘇聯遠東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地域面積廣大、人口稀少、基礎設施薄弱、資源開採難度太大。
假如說日軍全線進攻蘇聯遠東,在人數不占優勢、地形不占優勢、武器裝備不占優勢、甚至後勤都很成問題的情況下,所謂皇軍精銳的關東軍可能要倒大霉。
而且就當是日本的情況來說,其急需的戰略資源,美英已經對其實施了禁運,如果說拿不下戰略資源存儲區域,日本的戰爭機器將徹底枯竭,而蘇聯遠東是一個風險項極大而且收益難以保證的選擇,雖然說日軍全線進攻蘇聯遠東會讓史達林很頭疼。
最終日軍沒有在蘇聯最艱難的時候在遠東下手,這也不能說蠢,收益擺在那裡。而南下戰略在當時的日本看來比較誘人,東南亞富饒的熱土幾乎是不設防之地,而只要將美軍的勢力阻擋在太平洋以動,那麼日本所得收益將是前所未有的。只是希特勒就比較慘了,不光兩線夾擊蘇聯落空,還直接促使美國正式投入戰爭。

日本的問題在與低估了美英的戰爭潛力和戰爭決心,因為人家並不想挨了榔頭就接受你小日本的道歉,在羅斯福看來太平洋應當是美國的內湖,他並不想和日本人劃洋而治,當世界最大工業國的戰爭機器發動之後,日本很快就吃到了苦頭,最終將明治維新以來得到的幾乎全部利益吐了出來,一夜回到解放前。
實際來說,當時日本的南下和北進戰略都是自取滅亡,雖然表面上很誘人,但實際上就和當年豐臣秀吉夢想到北京當皇帝一樣可笑,小國的戰略眼光短淺具有天生性,這反映在日本身上很貼切。

延伸閱讀

私房圓點直播|古老戲劇遇上動漫

蛋白石與歐珀的區別

你為我講故事。

你只要做過5件就

鬥魚嗨氏獲得定製大獎盃周六會有驚喜哦!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