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孩子練琴的惰性


7月
10
2022

一、難以在練習中體會到樂趣

說到樂趣,這要比最初的“興趣”困難很多,這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尋的到,或許方法不當,或許成人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令其反感,如果一定要找一個理由,我們就先從無法體會到樂趣開始談起。一台大鋼琴,最初被當成一個大玩具搬回家,很多孩子們因此是興奮的。

但好日子不長,當訓練開始步入正軌的時候,他們發現這根本沒那麼好玩,要達到老師要求的聲音,他們必須要用一些列的觸鍵方法來練習,這種技巧練習是一個必經之路,無論誰在怎麼講究“快樂學習”,也逃離不開這條道路,即便是天才也不能。那麼,隨之而來的是畏難情緒和來自家長們嚴厲的督促,這時候是他們最需要嚴格要求和鼓勵的時候。怎麼辦呢?簡而言之四個字-苦中作樂。

如何苦中作樂?那就離不開方法了,重複練習技巧是如此枯燥無味啊,各種各樣的音階、琶音、屬七減七和弦讓他們倍感壓力山大。

方法之一:盡量不單純只練習技巧,建議同時選用包含某些技巧的練習曲、樂曲、奏鳴曲等,並強調將樂曲中所需要的觸鍵要求和音樂走向的起伏加入到技巧訓練中。這就為那些看似無聊的練習注入了目標和活力。其次,完整性,一開始孩子們的練習都會有斷斷續續、用錯手指等影響完整性的缺點,技巧畢竟需要精確,讓他們體會到從不完整到完整的轉變,而且每次進步一定要及時提醒他們,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家裏錄制視頻,讓他們觀看前後轉變的不同效果,孩子們自己都會覺得興奮,包括兢兢業業陪練的家長們也會有成就感。

二、家長們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我有些學生家長,在陪孩子練琴的時候,邊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邊吆喝,wow!甚至有的孩子練著練著,琴沒進步,爺倆兒成了遊戲盟友。還有一些案例,是大人們自己社會事務繁忙或者工作累了要請假不上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他們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思維習慣都是在家裏養成的。

如果大人覺得對一件事情可有可無沒有足夠重視,孩子們才懶得費那個力氣,否則你都沒有督促他們的足夠理由。他們會從大人的生活漏洞中找出一萬個理由來反駁你。我的教學中也有不少好的案例,大多是那些默默陪伴孩子共進退的家長們,有外地家長每周陪孩子來京學琴,風雨無阻從來沒有多餘的話語,家長和我說,有一次家裏下大雨,孩子高興的說可以不去學琴了,但家長沒有妥協按照既定日程來上課,現在孩子大了每周自己做火車來上課,同樣風雨無阻,可見家教的寶貴。

惰性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但教育的一大意義是讓人克服這個缺陷,所以建議大人們想一想,怎樣在日常中克服這個惰性,先從克服自己開始,身體力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的孩子。否則,給孩子創造在好的物質條件都沒用。

三、重視轉變過程

不要錯過任何可以表揚他們的機會,也不錯過任何讓他們知道自己不足的機會。這句話是老生常談了,練習中,孩子們從不會到學會單手熟練的演奏是一個轉變,從單手熟悉到雙手配合是一個轉變,從雙手配合到雙手熟練是一個轉變。糾正了手指用法錯誤是一個轉變,認知了譜子中的所有臨時記號以及表情、力度記號是一個轉變。

每次糾正一個錯誤都要表揚,同樣,每次犯一個錯誤都要提醒,尤其在重複犯同一個錯誤的適合,必須有適當的懲罰。這點需要大人們下好決心。這僅僅是培養一個積極的愛好,而職業演奏的訓練還遠遠比這個要多很多。所以,每每遇到不想練琴的時候,軟硬兼施、必要的嚴厲都是需要的。

啟蒙階段是興趣培養,提高階段就很有必要有嚴厲手段了,這個階段,千萬琴童放棄了,堅持下來的,都能將此留給未來的人生。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