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6
2022
上次我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如果時間有聲音”,
今天就讓我們搭乘飛船,
繼續同漢斯·季默一起,
穿越星際,探索宇宙的聲音。
01
風、空氣、塵埃。除了這些白噪聲,我們會聽見一個持續的高音C,它由管風琴奏出,後續連接著雖然簡單確能觸及人心並且不斷在大小調之間進行轉換的旋律,是的,這段旋律就來自於曾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的2014年科幻電影—— 《星際穿越》。
這是一部依舊出自老搭檔: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與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共同完成的作品。整部電影的音樂語言從影片初始的幾秒鐘就已固定下來,表現於開放卻又緩慢的和聲進行與節奏,加上不斷探索的音樂旋律,最終帶給你永恒的時空感。
而故事就從地球上的一縷縷塵埃開始,音樂在很多方面都預示著即將到來的事件。那麼,配樂大師漢斯·季默是如何建立並且發展出這樣一種音樂的,換言之,他如何捕捉這神秘而又深邃的宇宙聲音的呢?
宇宙是什麼?如果不是空虛,那它也許就是物之間或人之間的距離。漢斯·季默在這部《星際穿越》中所創作的音樂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它簡約、敏感並且內省。配樂中“庫珀與墨菲”這一主題,為整部電影提供了大量的音樂素材。
看過電影的我們應該知道,庫珀的離開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電影開頭的音樂一樣,他似乎不屬於此時此刻,不論是出於自我保護還是利他主義,他都感知到自己必須離開。
正當他離開時,漢斯·季默把我們拉回到了電影中的第一個旋律構思,即管風琴持續奏出的C屬和弦低聲部,同時也讓我們在高聲部不斷聽見“留下”這一主題,隨著庫珀驅車離家越來越遠,管弦樂的上行音階變得越來越激烈,音樂在此時表達出了分離和遺棄的巨大痛苦以及對未知旅程的強烈不安定感。
當庫珀成功驅駛飛船到達宇宙星際之間,隨之而來的是漢斯·季默一種新的聲音設計方法,我們在電影中第一次聽見了完全的寂靜。空虛的寒冷和宇宙之間的無寂聲在此時成為了影片中全部的聲音世界。
02
當他們來到土星時,音樂在此處出現了舒伯特式的鋼琴曲,據說這部分是由漢斯·季默本人演奏的。
這段音樂不像我們前面聽到的擁有失重感的C大調音樂,它很冰冷並且十分的不和諧,分隔的旋律與下方的和聲空間讓人懸浮於無邊的黑洞,漢斯·季默在這裏用音樂向我們傳遞了何為與家人分離的精神剝離,而這也是影片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音樂特點之一。
當庫珀和布蘭德從米勒的星球返回時,由於相對論效應引起的時間膨脹,已經過去了23個地球年,庫珀觀看了23年來自家人的消息,此時也出現了整部影片中最真誠版本的“庫珀與墨菲”音樂主題。
在整部電影中,這個主題曾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出現。但是,管風琴獨奏的版本是最純淨且溫柔的,漢斯·季默正是受到Avro Part等作曲家在極簡主義音樂中的啟發,堅持用簡潔的音樂表達複雜的宇宙,如果說當它們靠近土星時的鋼琴獨奏曲代表的是宇宙物理上的空虛和冷漠,那麼觀看來自家人消息的這一段音樂,則表現了情感上的巨大空虛。
漢斯·季默在接受幕後采訪時曾說:“這是一部關於科學的電影,配樂全部通過木質並且有機的樂器並由真人演奏完成。
因為源於克裏斯對電影的拍攝理念,致使我選擇了真實的管風琴以及小提琴,它相反於以往(如《蝙蝠俠》中)適用的電腦合成模擬方式。作品完成的最後一天,我們用同一種語言發聲了,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我成為了他電影語言的翻譯官。”
03
影片的最後是故事和音樂不可避免的完成和回歸。音樂主題再次出現,它既是結局的音樂,是中間的音樂,也是一切開端的音樂,它是“永恒的音樂”。
不論是我們存在的地球亦或是未知裏的其他星球,影片始終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球形的體驗方式,是將人們凝聚在一起的巨大力量體現,是愛,將庫珀與他的女兒跨越時空和維度最終重聚在一起,影片完結在管風琴演奏的上行旋律線裏,將之前的所有音樂匯集在一起,奏出最後一個高音C,把所有的時間與空間都縮小成最後一個奇點,使我們回到了一切開始的地方。
《星際穿越》中還有一首來自英國詩人狄蘭·托馬斯的詩歌—《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整首詩充斥著夜晚與白晝、黑暗與光明、溫和與狂怒、死亡與生命的對立,用飽滿、熱烈的語調不向死亡之深淵低頭。
最後,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首來自電影原聲版本的詩歌。希望它也能在彷徨恐懼之時,帶給你我一份不懼黑暗的勇氣和力量。
掃碼關注「喜馬拉雅」
掃碼關注「網易雲音樂」
- END -
- 配音 -
王波
- 文字 -
盧育晗
- 策劃 -
王波、王豐、周宛鹿、李澤召、薛澤旭
- 編輯 -
張嫻、潘嫻、郭周帆、徐君宜、張玉
- 排版 -
羅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