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黑人和炸雞那些事兒


6月
01
2022

2019年10月10日 | 路牌→新浪微博 @潮音樂

| 來都來了,聽首歌再走吧~ |

日常糾結中午吃什麼,想著吃個漢堡吧,轉眼一想自己的餘額…默默關閉了KFC的外賣頁面。

我丟,今天就不該看《綠皮書》那個片段。

肯德基面前人人平等!

影片講述的是富裕的黑人鋼琴家Donald Shirley,雇傭了待業的白人司機Tony Lip,從紐約一路開車南下巡演一路發生的故事。旅途中,兩人卸下心防的第一步,就是Tony買來炸雞全家桶,盛情邀請從未吃過炸雞的Donald嘗嘗。

Donald傲嬌地聲明,黑人“並不都愛吃同樣的食物”,但最終還是翹著蘭花指接過雞肉,學著跟Tony一樣,咬下金黃爽利的脆皮。

嗯,真香。

但是《綠皮書》上映後,Donald Shirley原型人物在現實中的家人公開指責這部電影“充斥著謊言”。

“Donald Shirley此前一定吃過炸雞。”他們說,“他不需要一個白人去慫恿他吃炸雞。”

下面就是我們今天的重點,歷史上真實的黑人與炸雞那些事兒。”

其實炸雞與美國的淵源還要從17世紀說起,殖民者在這片土地上開辟了種植園,生產高利潤的煙草、棉花和穀物。與此同時,奴隸貿易者在非洲大肆“捕捉”黑人,源源不斷運往美洲,為種植園提供廉價勞動力。

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殖民者們把所有黑人和他們的後代,都降為終身奴隸,成為莊園主可以任意處置的私有財產。

黑人日夜勞作,靠馬鈴薯和玉米面包果腹,偶爾才能吃上白人丟棄的邊角料:內髒、雞脖子、豬耳、豬蹄。

莊園主為了節省夥食費,還“慷慨”允許黑人在屋後種一些蔬菜。來自非洲的羽衣甘藍、黑眼豆、西瓜等等,就在這裏落地生根,成為黑人的“標志”。

在這些小小菜園裏,黑人唯一能飼養的動物,是雞。

在所有肉類中,雞的成本最便宜,不像豬、牛那樣占用莊園主太多土地。黑人出去勞作時,雞可以自己覓食,也比較省時省力。

但就算是這樣廉價的肉類,黑人也不能經常享用。他們會把雞和雞蛋拿去交換其它物資,或是為自己攢一點贖身錢。

只有在節日裏,黑人才會動用非洲故鄉最常見的烹飪方法:油炸,用手邊僅有的原料,為家人做一道大餐。

用辣椒粉等調料給雞肉調味,裹上面粉,放進油鍋裏炸得酥脆——這,就是最早的美式炸雞。

此時,炸雞這種食物本身並沒有什麼負面含義,人人都愛吃。在18世紀,黑人廚師就會為莊園主烹飪炸雞,偶爾也會做一些,賣給路過的白人。

為客人提供炸雞,更是黑人表達尊敬和喜愛的方式。在南北戰爭時期,熱情的南方黑人就向他們心目中的“救世主”北方聯邦軍,投喂過不計其數的炸雞。

但南北戰爭結束,奴隸制被廢除之後,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了。

南方白人眼看著自己的奴隸都被解放,種植園失去勞動力而無法運轉,自然咬牙切齒,把黑人恨到了骨子裏。

肉體的奴役不再合法,惡意就要另尋出口,精神上的奴役日漸變本加厲。

戰後,被解放的黑人仍然貧窮,不少人依然要從事底層工作養活自己。白人對黑人的汙蔑和貶損,借此達到赤裸裸的地步——

黑人在地裏種西瓜,作為勞動時補充水分的來源。白人就畫出黑人小孩啃西瓜的模樣,配上打油詩大肆嘲諷:

黑人在節假日吃炸雞,白人就將炸雞貶為粗魯的食物。1882年,《紐約時報》刊出一篇文章,論述黑人與雞的密切關聯:

“黑人和雞擁有很多相同的愛好:他們都喜歡暖色調,都會在不合時宜的時段放聲歌唱,都會一直不停地吃東西,而且份量毫無節制。”

白人致力於將黑人塑造為軟弱、愚蠢、粗俗、懶惰的群體。在反複的嘲諷和渲染中,炸雞、西瓜、玉米面包等“靈魂食物”(南方黑人傳統飲食),也和這些負面詞匯捆綁在了一起。

所以,請注意啦,“黑人愛吃炸雞”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刻板印象,不要輕易和你的黑人homie提起。

不過我還是覺得炸雞和西瓜這麼好吃,不應該被用作歧視的武器,你覺得呢?

想聽十六的更多碎碎念,或者回顧一下《綠皮書》這部電影,別忘了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哦~

免責聲明:本作品中的文字均為作者原創,圖片、視頻或音頻等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未經本賬號和做著共同授權,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作品的著作權,包括但不限於:擅自複制、鏈接、非法使用或轉載,或以任何方式建立作品鏡像。若獲取授權後,請合法使用,並標注來源且保留內容來源。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