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孟敬穆——音樂家存在的意義


5月
18
2022

孟敬穆,第28屆巴黎市政國際鋼琴大賽金獎獲得者,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中國預賽區金獎獲得者。

父母的職業跟音樂毫不沾邊,父親的職業是金融,母親是醫生,而我自從學琴起,從業餘步入專業。為了能在鋼琴上有更大發展,我高中時在濟南學習後,開始進入專業院校開始正式的學習,隨後我在中央音樂學院繼續學習。雖僥幸贏了些獎項,但是一直始終沒有忘記初衷。

勤奮,努力,天分和時機,才能造就一名鋼琴家。

我有時候覺得我是一個幸運的人,但是有時候又覺得我運氣很差,上下彼此浮動,而在我整個生命的軌跡裏,很多重要的時間節點,總會有音樂陪伴著我,音樂的存在對於我來說從未停止過。每一個時間節點似乎都能找到一些作品跟它在時間線上是匹配的。對於音樂和作品來說,情緒會影響到你對作品的理解,也會影響到你在舞台上的演奏。把自己演奏過的作品,用新的眼光重新審視、重新解讀後演繹,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隨著逐漸的學習,會一次又一次的更新對音樂的認知。比如,我從來沒有感覺過莫紮特的作品能如此浪漫。當第一次學習莫紮特的時候,往往會被音符的對與錯所束縛。一開始學習時,我也知道莫紮特很難,但是我並不知道他的音樂性具體難在哪裏。莫紮特的音符和技術性並不困難,但是他的音樂性是非常難以清晰表達的。而隨著逐漸的學習和認識,我開始理解莫紮特的浪漫。也恰恰說明當我們的學習、藝術的追求有了對與錯的時候,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情況,因為它導致做選擇的時候,下意識地去盲從,會放棄很多可能性。

比如貝多芬更注重結構,而莫紮特對旋律的流暢和流動性有更好的感覺。莫紮特的歌唱性非常強,浪漫的情緒表達地非常淋漓精致。彈這種曲目,明明知道是古典派的樂曲,非常循規蹈矩,節奏是非常地穩,但是還是要控制不要做太大的起伏,手指表達清楚是主要。而我們在審視自己演繹作品的時候,也會給自己更多的自由。

對於一名演奏家來說,之所以可以說稱之為音樂家或者是優秀的演奏家,是說因為對不同的作品、作曲家以及自己的演奏有屬於他自己的空間和獨到的見解,這是為什麼當代的演奏家會有存在的價值,因為那些偉大的作品已經被無數的優秀音樂家演奏過無數次了,為什麼還是會不斷出現新的鋼琴家的新的處理方式呢。而我認為恰恰也是正是因為這種音樂上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獨特性,才更使音樂一旦開始,他的取舍、布局、是完全不同的。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