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02
2022
國產動畫電影
是幾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
今天就讓我們看一下隱藏在電影背後的配樂
是怎樣憑借 民族音樂加上打擊樂器
來營造的
▼
1
大鬧天宮
▲ 打擊樂與民族樂隊演奏《大鬧天宮》的配樂
鑼鼓震天響,猴王顯神威
《大鬧天宮》的配樂,采用了一整個民樂團,這對於一部動畫片,絕對可以說是一個極其奢華的配置,大到氣勢磅礴的民樂合奏,小到孫猴子的每一個動作,以及臉部表情,配樂師都為他精心打造了精致的音響效果。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於1961年—1964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由法國Les Films de ma Vie公司發行聯合執導。
大鬧天宮的整個配樂,都是采用了中國的民樂隊與京劇中的銅鑼、鼓等打擊樂器,獨具中國傳統特色,不但配樂精美,人聲的配音也是搬上了當時最佳的明星陣容。
2
天書奇譚
戲曲vs流行,“小狐妖”奇幻跨界
《天書奇譚》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詳的國產動畫電影,想必各位80、90後的叔叔阿姨們又要暴露年齡了,這部的電影配樂也非常有新意。天書奇譚裏面令小編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被現在無數人稱為網紅臉的三只狐狸中的小狐妖形象。
說到天書奇譚的配樂,它將中國戲曲中常用的打擊樂器結合現代流行音樂中的效果進行配樂,可以說是早期中國影視電影音樂跨界的典範。
電影生動活潑,畫面的“抖動”和音樂結合的惟妙惟肖,影片不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戲曲特點,還結合了能令小朋友們聽到就立刻手舞足蹈的流行音樂元素。
3
三個和尚
木魚“咚咚咚”,呆萌小和尚搶水喝
說到《三個和尚》,我們不得不說到一位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金複載,這位曾經為無數國產動畫片譜寫電影配樂的作曲大師。在當時還沒有“呆萌”這個字眼的時候,三個和尚憨態可掬的動作,誇張的表情,在當年,引得小編和無數小朋友們捧腹大笑。
那在《三個和尚》裏,金複載采用了佛樂映襯主題,木魚這個大家似乎平時不太注意的打擊樂器,在片中擔任了主打。其實,在西方交響樂中,木魚也是一件列在作曲家的配樂清單上的重要打擊樂器哦。
4
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怪,編鐘齊上陣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創作的《哪吒鬧海》,被譽為“色彩鮮豔、風格雅致、想像豐富”的作品,深受國內外好評,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同樣是金老爺子配樂的《哪吒鬧海》,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1978年夏天,就在《哪吒鬧海》攝制組成立的前後,於湖北隨縣地下沉睡了兩千四百多年的戰國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
這是一套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僅僅略次於現代的鋼琴。為了這個配樂,金老爺子可謂是動足了腦筋,才能呈現出現在大家看到的效果。用編鐘音效混錄而成的樂曲不僅出現在《哪吒鬧海》的片頭,不同的編配版本也穿插使用於片中。於是,青銅編鐘雄渾而質樸的音色為影片增添了幾分莊重與神秘。整部影片的音樂也精彩地詮釋了幾位導演對影片的構思:奇、絕、壯、美。
5
花木蘭
鐵騎踏破天,木蘭替父戰
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電腦動畫電影《花木蘭》,由托尼·班克羅夫特和巴裏·庫克聯合執導,該片於1998年6月19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中國民間樂府詩《木蘭辭》,講述了替父從軍抗擊匈奴的隋朝女將花木蘭的戰爭愛情故事。
動畫電影《花木蘭》的電影配樂中,采用了多種東方樂器和許多中國的旋律,同時,加入了美國迪士尼動畫的制作班底,將東西方文化在這裏完美融合。
同樣是將打擊樂器與中國戲曲結合的方法
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木蘭》
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
聽覺體驗?
▼
1、龐大的打擊樂陣容
《木蘭》這部劇中,打擊樂是其靈魂所在,劇中大大小小的打擊樂器多到目不暇接,從震撼人心的中國大鼓,到西方TomTom鼓,通透神秘的馬林巴,音色融合東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其音響效果充滿了神奇的想象。
此外,打擊樂器的節奏貫穿著整部劇的每一個細節中,包括演員在上台前都是踩著鑼鼓的鼓點進場,耳朵聽著節拍,手裏擊打著節奏,這大大小小的打擊樂器,錯落有致地敲打出美妙的拍點,無論是在視覺效果還是聽覺感受上都能令人為之震撼!
2.京劇與打擊樂的魔幻跨界
《木蘭》作為一部以打擊樂為主打的劇,結合了京劇的元素,打造出了全新的視聽體驗。在傳統的京劇中,打擊樂器也是其靈魂所在,包括演員的音容笑貌,每一個動作神韻,都是聽著鼓點何時進入來確定的。
《木蘭》將樂器、身段、唱腔、肢體與打擊樂融合,大膽挑戰布局在空間各個方位的音源,呈現更深遠、更立體化的舞台呈現方式,打造出前所未聞的跨界藝術形式。
在京劇元素介入了打擊樂之後,更渲染了《木蘭》豐富的舞台表現力,在其震撼人心的打擊樂表演中,與京劇的魔幻跨界,為整部劇錦上添花,起到了令人驚豔炫目的效果。
3.斑斕豐富的節奏視聽盛宴
剛剛說到《木蘭》運用了多種打擊樂器制造出了奇幻的聽覺效果,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討論一下,他們是如何將各種打擊樂器組合在一起而在聽覺上又不會令人感到雜亂。
細看一下《木蘭》的打擊樂編制,中間六個中國大鼓坐鎮,隨後,其左右兩邊呈現半圓形排列的八個體型較小的tomtom鼓,右後方的定音鼓構成一個基礎的打擊樂組合。
其次,加上馬林巴,鑼,鑔等金屬打擊樂器以及竹筒、禪杖、旗棍等武學用具,構成第二個層次的聲音組合。
這樣,在一個厚重的由重型打擊樂器之後,再用這些聲音比較輕,但音色變化比較豐富的小型打擊樂器形成一個附屬主打擊樂器組的音響環繞,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多層聽覺組合。
4.用肢體力量描繪戰馬奔騰
在引人入勝的打擊樂之後,支持整部劇的另一個重要元素,就是演員的肢體力量,《木蘭》這部劇的演員從面部表情,到織體動作都相當的具有戲劇張力。
以上是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團員在排練時拍攝的,織體訓練是他們平時的基礎訓練,團員整齊的動作,後圖他們手拿長的竹棒,正訓練著京劇中的經典動作。
六位演奏者被要求在靴子上加鐵片,腳底踏著鏗鏘硬朗的節奏,手上還要兼顧棒槌的敲擊,展現出戰場廝殺的壯烈場面。演員腳底踏著的節奏又是《木蘭》一個跨界的創舉,他們將西方的踢踏舞結合在了京劇中,這一別出心裁的想法又為剛才所提到的複雜打擊樂組合增添出了一種有趣的音響效果。
5.聲音與光影的深刻象征性
《木蘭》不僅有著斑斕的聲色,更富有鮮活的象征意蘊。一部好的作品,從來就少不了一個好的舞美設計,《木蘭》的成功,少不了它那極富感染力的燈光設計,其顏色絢麗多彩,光影變幻多端,令人目不暇接。
整場演出以中國紅為主色,凸顯京劇的靈魂色,舞台采用大塊面的紅色,奪人眼球,充斥整個畫面,加上演員誇張的神態和動作,極具視覺沖擊,服裝上主要采用原始的圖騰樣式,為作品增添這部戲的京劇成分。
《木蘭》劇的燈光和服裝無不透露著京味,演職人員自己也曾說,《木蘭》不僅僅是一部打擊樂表演,舞台上的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它與京劇的完美融合。
舞台設計將傳統的戲曲元素用比較簡練的語匯重新組合,打造出一個具有傳統元素但又不失現代感的整體意象。讓觀眾在可以用當代的審美去感受傳統戲曲的藝術魅力。
▼讓我們搶先聽聽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 朱宗慶 以及導演 李小平的聲音
朱宗慶打擊樂團
擊樂劇場《木蘭》
廣州場
廣州大劇院
4/3(三) 19:30
4/4(四) 19:30
票價:80、180、280、380、480、680
深圳保利大劇院
4/12(五) 20:00
4/13(六) 20:00
票價:80(學生票)、100、180、280、380、
480、680
上海場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
4/19(五) 19:15
4/20(六) 19:15
票價:80、200、300、400、600、800
(進入後下拉列表選擇本場演出)
演出
朱宗慶打擊樂團
黃宇琳 孫元城 施政良
藝術總監 朱宗慶
音樂創作 洪千惠
導演 李小平
舞台設計 王孟超
服裝設計 陳婉麗
燈光設計 車克謙
多媒體 王奕盛
編劇 鄭衍偉
唱腔作曲 馬 蘭
副導演 孫元城
京劇梳化 張哲綸(廣州場、上海場)、張美芳(深圳場)
舞台監督 李忠俊(廣州場)、
林立群(深圳場、上海場)
音響工程 唐宋音響 王薪鑐
執行制作 賴慈宜 易采葳
題字 董陽孜
美術設計 莊易倫
* 演出時長約90分鐘,無中場休息
戰略合作夥伴
上海場次巡演協辦單位
特別感謝:
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支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