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編說舒曼的曲子最難,我是不信的


4月
26
2022

▲李斯特《超級技巧練習曲》之“追雪”

你以為 李斯特 就是

難曲終結者了?

帕格尼尼 總該是了吧?

nonono,先留個懸疑!

↓↓↓

Part 1

◆ ◆ ◆ ◆

1.李斯特之“快”

難度星級★★★★★

◆ ◆ ◆ ◆

說起鋼琴曲的難度,我相信包括小編在內的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炫技,沒錯,花式秀琴技絕對是難度的體現之一,說到這裏,不得不提那位勵志做鋼琴界的“帕格尼尼”的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有著特大手掌和修長手指的李斯特,一生創作了大量技巧高超的鋼琴作品,諸如:《超級技巧練習曲12首》、《帕格尼尼練習曲》等。

其中《超技》中的第五首“鬼火”,由詭異的音型變化和雙音的交替等高難技法構成,在表現鬼火靈動、自由一面的同時,又暗含了強烈的諷刺意味,此曲曾被拉赫瑪尼諾夫評為世界上最難的練習曲”,至今仍是檢驗鋼琴家水平的試金石

而用帕格尼尼《隨想曲》改編的《帕格尼尼練習曲》,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第三首“鐘”。《鐘》又名《泉水》,由李斯特根據帕格尼尼小提琴曲《鐘》改編而成,全曲基本圍繞“鐘的主題”而展開,音色清脆、活潑而富於彈性,為了模仿鐘鳴時的靈動氣韻,鋼琴家需要完成多次輪奏、極速八度、極大音程跳躍等超難技巧,此曲曾一度成為當時演奏家職業生涯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 ◆ ◆ ◆

2.拉赫瑪尼諾夫之“熱”

難度星級★★★★★

◆ ◆ ◆ ◆

拉赫馬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是名副其實的難!拉赫作品中總有一種過於熾熱的情感,甚至說是燃盡自身,仿若情感的火苗肆意蔓延,長氣息的音樂線條與近乎沸騰的生命活力極力延伸、至無限,具有超高飽和度的情感張力。

《第三鋼琴協奏曲》采用多種多樣的鋼琴技法,諸如:清淡的華彩、經過句、雙音、濃密的複調織體、輕快機敏的斷音等超難技法。拉赫馬尼諾夫本人曾戲稱此部作品為“大象之作”,著名音樂學家西裏爾·史密斯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體力上的付出等於“鏟十噸煤”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一、二、三樂章

◆ ◆ ◆ ◆

3.普羅科菲耶夫之“剛”

難度星級★★★★★

◆ ◆ ◆ ◆

這部在首演之後惡評如潮的、具有典型普氏風格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有著極為艱澀的技巧,此曲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作曲家摯友的英年早逝,因此壓抑、苦澀、沮喪、不安的灰暗色調便成為了全曲的主基調。

普羅音樂中一貫露出的諧謔、鬼怪、金屬質感的現代聲音,在曲中均有回響。在這種音響氛圍的環繞之下,這近乎恐怖的技巧,足可視為作曲家負面情緒的某種宣泄和投射。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一、二、三、四樂章

◆ ◆ ◆ ◆

4.拉威爾之“魔”

難度星級★★★★★

◆ ◆ ◆ ◆

其實在拉威爾的眾多鋼琴作品中,難度絕非他所標榜的一切,而《夜之幽靈》似乎是拉威爾的刻意之作,作曲家單純的希望它的難度可以超越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以及李斯特的《梅菲斯特圓舞曲》,因而此曲於1908年完成之後,便迅速問鼎兼具難度與創新精神的作品之首,無論作為印象主義的代表作,還是在近現代鋼琴演奏史上,它的實力均不可小覷。

作品名《夜之幽靈》來源於意大利旅法詩人阿洛伊修斯.貝朗特(Aloysius Bertrand,1807-1841)的同名詩集,書中包含了很多與鬼神相關的篇章,不知拉威爾是否也在作曲過程中被魔鬼施法,整個創作過程如“魔鬼般艱難”,可以想象,這樣一首“難產”之作,對演奏家來講,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魔鬼技巧”的代名詞了。

▼拉威爾《夜之幽靈》

如果你認為 以上這些是最難的?

那還不夠難哦!

↓↓↓

Part 2

當然,飛上天的手速以及能駕馭各種非人技巧的鐵掌神功絕對是難度的體現。相比這種硬碰硬的上難度,宛如“軟禁”式的“內功”或許除了手藝的修煉,更為必要的是心性的修為。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講,在外人看來,快板似乎更易演奏,可是明眼人都知道,

慢板才是最難駕馭的

因為一旦速度變慢,整個音樂很容易產生拖遝感,這時候就需要演奏家有更大的全局意識,拖起整個氣場,使音樂不至因速度的減慢而氣韻全失。除此之外,也要更加留意細節的處理,緩慢的速度好似將樂曲的細節置於放大鏡之下,這潛在的要求演奏家對音樂進行更為精准、細膩的雕琢。

◆ ◆ ◆ ◆

修第一境界

聲部分明

◆ ◆ ◆ ◆

有些樂曲難在華麗炫目的技巧,而有些作品卻難在音樂處理,複調作品尤甚,簡直號稱“燒腦”的最高境界,能否清楚地劃分出樂曲的結構形式以及勾勒出每個聲部的旋律線條則為首要之事,或許可以這樣來說,他們的難度體現在你能否將兩只手分裂成三、四或更多只手?!比起那些“毀手”之作,這些神級之作也並沒有溫柔到哪去!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第30變奏

◆ ◆ ◆ ◆

禪修第二境界

此音只應天上有

◆ ◆ ◆ ◆

暮年的貝多芬,經歷了耳聾、與侄子關系破裂等一系列“糟心事”,一改音樂中的英雄風格,化身音樂哲人,在他筆下生出諸多頗具內省意味的慢板樂章,如著名的“錘子鍵琴”奏鳴曲第三樂章。貝多芬境界之高遠,使其一下上升至人跡罕至的燦爛星空。

可以說貝多芬在這首曲子中營造出了著名的星空意向,特別是樂曲的第二樂句,十度大跳,直接攀升至此處的最高音區,從音響效果來看,這直接造成意向上的升華感,隨後高音緩緩下落,制造出不斷飄落、從天而降般的宗教救贖感,進一步強化了星空意向。

這樣的絕塵之境又怎能不被看作是淩駕於現實之上的、如星空一般的聖潔之境呢?像這樣技術與人格同等飽滿的偉大之作,即便技術可以完成地相當漂亮,但若無法達到這樣的超脫境界,恐怕依然無法讓人真正滿足,而它的難度就在於這種境界恐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達到的,因為這定是在苦難之上結出的聖潔之花。

▼貝多芬《第29鋼琴奏鳴曲》Op.106第三樂章

◆ ◆ ◆ ◆

禪修第三重境界

絕世琴技 返璞歸真

◆ ◆ ◆ ◆

莫紮特的難大抵與其他作曲家不甚相同,沒有難到犯規的技術,但卻有著比這更難達成的境界:渾然天成。這位天才作曲家的音樂曾被施納貝爾形容為:“對孩童太容易,對音樂家太困難”。

莫紮特音樂中體現出來的、極為複雜的心裏變化是最難把握的,有時笑中帶淚、有時淚中夾笑,而那種歡樂是孩童的本能,但卻是成人太難達到的圓融之境。

一些大師,到古稀之年重拾莫紮特,或許此刻他們才能真正理解莫紮特音樂的精深境界吧,就像霍洛維茨曾經也演奏過像拉三這樣的”大部頭“,但也還是在暮年時分,繼續回啃莫紮特。這一例很清楚的說明,或許比琴技更難的是心藝

◆ ◆ ◆ ◆

難度星級:★★★★★★★★

◆ ◆ ◆ ◆

憑實力奪冠!難度爆表!!!

1.巴赫的結構感

舒曼《交響練習曲》

這首名為“交響”的練習曲,代表了當時鋼琴技巧的最高水平。所謂的“交響”更多指的是力圖擁有交響曲般的寬廣音域,的確,從這首作品的音響效果上來講,這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在這部作品中,複調技法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實際上,舒曼非常注重保存德奧血脈的音樂傳統,也曾私下研讀、學習過很多大師的音樂技法,巴赫就是其中一位。通過大量的模仿、分析,舒曼將巴赫最好的對位分散融入至諸多音樂作品中,諸如:《交響練習曲》中的“第七變奏”。

2.又有貝多芬的火熱動感

舒曼

《a小調鋼琴協奏曲》

《a小調鋼琴協奏曲》是舒曼唯一的一部鋼琴協奏曲,其中融入了他火熱的激情和愛情的火花,這首協奏曲中隨處可聽的“LALA”,簡直就在隔空呼喚愛人克拉拉,這部“愛之協奏曲”爆出的巨大能量,頗有比肩貝多芬之勢。如果說,這首曲子你還沒練好,或許是因為你還不!夠!懂!愛!(皮一下很開心)!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

3.返璞歸真,大師手筆

1838年,熱戀中的舒曼寫信告訴克拉拉:“記得有一回你對我說:‘有時在你面前我真像個孩子。’無論是不是這句話的影響,總之,我突然有了靈感,即席寫了30首有趣的小品。”在其中,就有《夢幻曲》。

在《夢幻曲》中,可以夠明顯覺察到詩歌般層層遞進但又有些微妙變化的律動感。 樂曲用單主題三部曲式寫成。通常來講,三部曲式中的B段,在曲調、性格、節奏上均有所變化,以便前後形成對比。

早已熟記心間的旋律,是每個聆聽此曲之人心中的旋律。它敘述著孩童對這個世界的美麗想象,同時也承載著大人對這個世界不曾破滅的完美期許。

這支旋律可以搖曳在嬰兒的睡椅邊,也可以奏響於莊嚴的凱旋行列中,它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和無限寬廣的適應性,顯示出這個夢幻主題的永恒與不朽,只要現世仍在,夢幻就不會失約。細膩的音樂表情,豐富的和聲語言,引人入勝的表現力,使這首短詩充滿了詩情畫意,百聽不厭。

既然 舒曼這麼牛

還不 趕來了解一下

直播簡介

直播主題

走進謎一樣的浪漫派作曲家-舒曼

直播時間

2019年6月20日 | 20:00

主講嘉賓

朱思遙

(注:直播限時免費,回顧需付費,報名從速!)

掃描海報中的二維碼快速報名!

◆有任何問題,請添加小編微信:ganlanhuabao

◆小編工作時間:周一~周五 10:00~18:00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