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誰比迪士尼更有想象力?這些作曲家100年前就玩過啦


4月
24
2022

▲迪士尼的《幻想曲2000》之杜卡《魔法師的學徒》

上面這個有趣的視頻就是《幻想曲2000》,《幻想曲2000》是由迪士尼出產的一部經典的古典音樂動畫電影,這是迪士尼繼1940年的《幻想曲》之後,再度推出的古典音樂動畫電影續篇。

《幻想曲2000》由八部經典的古典音樂組成,分別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雷斯庇基:《羅馬之松》、格什溫:《藍色狂想曲》、肖斯塔科維奇:《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快板樂章、聖桑:《動物狂歡節》、 杜卡:《魔法師的學徒》、埃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斯特拉文斯基:《火鳥組曲》,它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雅俗共賞。

提到上面那些“高高在上”古典名曲

一定會有人說 好難啊 不理解

別怕 《幻想曲2000》專治 聽不懂

它用一個個小故事 的形式

讓古典音樂 走下神壇

秒變連baby都懂的“流行金曲”

↓↓↓

▼保羅·杜卡《小巫師》

這段音樂由迪士尼招牌明星米奇主演,調皮的米奇亂施法術,不料竟釀成一場大亂

▼肖斯塔科維奇《第二鋼琴協奏曲》

這首樂曲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安徒生童話《堅毅的錫兵》,它講述了一段獨腿錫兵與芭蕾舞蹈家之間的唯美愛情故事

那麼

像這些 用音樂講故事

音樂作品還有哪些呢?

1.沉睡的公主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第一組曲

《睡美人帕凡舞曲》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之第一組曲《睡美人帕凡舞曲》

《睡美人》的故事發生在14世紀的歐洲,講述了公主愛羅拉在出生後不久就被女巫施以沉睡魔咒,並且只有獲得王子的真愛之吻,才可以醒過來哦。

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專為兒童所作的《鵝媽媽組曲》中的第一組曲《睡美人帕凡舞曲》就是根據《睡美人》的故事靈感而創作的

帕凡是16世紀歐洲盛行的一種緩慢的宮廷舞步,極為精致、典雅,樂曲中八分音符與附點節奏的並行使用,為人們營造了一種靜謐、安詳的音樂氛圍,好似在一個飄雪的夜晚,誤入森林深處的城堡,推開門,發現一個正在熟睡的公主,一切都是那麼地美好,安靜的情緒籠罩了全曲,就連樂曲在第五小節處突然進入高音區,也並沒有那麼突兀,反而夢更真、情更濃,音樂和緩地展開,不敢有一絲驚擾,生怕破壞了這如夢般的唯美畫面

2.最有愛的“小綠蛇”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之第三組曲

《陶瓷女王萊德羅納》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之第三組曲《陶瓷女王萊德羅納》

美好的愛情傳說,總是被人們反複傳頌。現在,讓我們回到十八世紀的中國。這一次,美麗的公主雖然遠離魔咒,但卻突然變成了醜姑娘,而王子也未能幸免,變成了一條小綠蛇,他們必須要去到瓷娃娃王國才可以恢複到原本的面目。驚喜的是,這一趟“東方之行“卻聽到了古老中國的神秘之聲,比如音樂中叮叮咚咚的美妙聲響..

3.愛才是世上最美之物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之第四組曲

《美女與野獸的對話》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之第四組曲:《美女與野獸的對話》

《美女與野獸》的故事,你一不會不陌生,同樣是童話中常用的、被魔法施咒、最終因愛獲救的套路,但不同的是,這次中招的不是美麗的公主,而是英俊的王子,被施法過後的王子,變成了醜陋的野獸,但王子善良的本性卻未被玷汙,他一心等待著公主的出現

樂曲開篇輕柔的音調,宛如少女輕盈的步伐和曼妙的身姿,不斷靠近突然,曲風一轉,音樂馬上進入低音區,並伴以持續性的怪異音響,逼真地描摹出了王子此刻無比複雜的心理活動。最後,樂曲在一串滑音之後,漸入高潮,咒語解除,王子與公主終於過上了無比甜蜜的幸福生活。

.且看機智小帽如何

4.小紅帽與大灰狼間的追逐賽

拉赫瑪尼諾夫為鋼琴《音畫練習曲》之小紅帽

音畫練習曲,顧名思義就是用音樂來表現某個畫面,或者說就是用音樂來講故事,這一套曲子共有18首,其中的第六首就是這首《小紅帽》。

樂曲一上來就是大灰狼的主題,拉赫瑪尼諾夫以三組威力巨大的低音音階,由弱及強,完美還原了大灰狼怒吼咆哮時的凶狠可怕緊接著就是小紅帽輕快活躍的蹦跳旋律,主人公登台亮相後,小紅帽與大灰狼之間的追逐戰就正式拉開帷幕啦,於是我們在音樂中便總能聽到兩個主題間的先後呈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那麼誰贏了呢?聽就知道了.

▼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之《小紅帽》

5.一支夾子引發的美好幻想

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

舞劇《胡桃夾子》改編自德國作家霍夫曼的文學作品《胡桃夾子與老鼠王》,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收到了一份特別的聖誕禮物——胡桃夾子,小女孩對這個禮物喜愛有加,但是她並不知道這個夾子是有魔法的,直到有一天,弟弟不小心摔壞了這個夾子,小女孩才無意發現了原來這個胡桃夾子是有魔力的,並跟著這個神奇的夾子開始了一場夢幻的冒險之旅。

在這部舞劇中,作曲家有意提升音樂的地位,它不僅作為舞蹈的輔助,起到營造氣氛的作用,還具有相對完整的自足意義,因此他們曾先後被改編為管弦樂版本以及雙鋼琴版本,這裏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雙鋼琴版本的《胡桃夾子》

鋼琴組曲《胡桃夾子》由8個部分構成,分別是序曲、進行曲、糖果仙子舞曲、杜帕克舞曲、咖啡、茶、花之圓舞曲。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花之圓舞曲》,作為整部舞劇的高潮三拍子的舞曲律動,讓人們不禁想要跟著音樂旋轉飛舞,攜手前往甜蜜的糖果仙境。

▲雙鋼琴版《胡桃夾子》

6.“神燈”到底神在哪裏?

尼爾森《阿拉丁組曲》

阿拉丁與神燈的故事源於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故事講述了小男孩阿拉丁被一個邪惡的貪財的非洲魔法師誘騙,入地洞尋寶遇難,後遇神燈,成功脫險的故事,在經歷了一些列離奇的事件之後,阿拉丁也成功邂逅了他的真愛,與公主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故事。

樂曲開篇的神秘音響立馬使我們置身於神秘、遙遠、陌生的印度古國。撲面而來的異域風情,讓我們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美妙故事,分外期待。

▼尼爾森《阿拉丁組曲》之一《節日進行曲》(曲目換成第三組曲《印度舞曲》)

7.想象中的木偶是何般模樣?

德彪西《兒童園地》之《木偶步態舞》

▲德彪西《兒童園地》之《木偶步態舞》

德彪西專為兒童所作的鋼琴組曲《兒童園地》是他的一部極富價值的晚年作品,其中包括《博士練習曲》、《小象催眠曲》、《洋娃娃的小夜曲》、《雪花飛舞》、《牧童》和《木偶的步態舞》6首樂曲。

其中的《木偶的步態舞》,描繪了一個滑稽的黑人小木偶在跳舞的形象。這首《木偶的步態舞》一開始就大量使用小切分節奏與八分音符的連用,並以跳音的方式演奏出來,營造出全曲輕松、跳躍的總體印象,並且這種“中間長、兩邊短”的切分節奏,本應在演奏的時突出中間音符,但德彪西卻特地在第一個十六分音符之上標注出重音記號,改變了樂曲正常的強弱韻律,使小木偶一搖一擺跳躍斷續的笨拙步態,栩栩如生地躍然眼前。

8.孰胖孰瘦,你聽得出嗎?

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之《兩個猶太人》

《圖畫展覽會》,是穆索爾斯基的名作,原作為鋼琴組曲,後經歷代音樂家改編為管弦樂版,上演無數。穆索爾創作此部作品的靈感來自於他去參加的一位已故朋友的畫展。本曲由漫步、侏儒、古堡、兩個猶太人、古堡等10段音樂組成,其中漫步主題貫穿全曲之中,增強了樂曲的結構感與統一性。

《兩個猶太人》逼真地刻畫了穆索爾斯基眼中的“書寫”對象——胖子and瘦子,當然穆索爾斯基絕非真的想用音樂“作畫”,在這裏,他將胖子與瘦子作為階級象征,代表了富人階級與窮人階級,在音樂的種種行進中,作曲家欲強調:“富人的虐待,加深了窮人的不幸”這一觀點。

▼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之《兩個猶太人》

即使每一個小故事與音樂

都有著 近乎百分的相似度

但若沒有 想象力 的參與

我們還是不能很好的將兩者關聯起來哦

如何培養想象力呢?

了解一下!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