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22
2022
“答……洛答洛……答…… 滴……岜洛……岜……滴答……”
土洞簫是一種用泥土燒制成的腔體樂器,流傳於文山市東山鄉的彝族諾科人村寨中。由於很多老人都會做,腔體又很容易開裂破損,所以在當地人的眼裏不是什麼很起眼的東西。老寨年紀大的樂手李大爹曾說:“這土洞簫啊,是族外的人叫的名字。我們彝族諾科人把它稱為‘底勞喇’。它和我們的老祖宗一同存在了幾千年,它就像我們家中的一件小物品。我這一輩子做了百多個了吧,也丟了百多個。反正想吹就做,吹過放久了,裂開就丟。手上的泥巴東西,又不值錢。”殊不知他們很不經意丟棄的泥巴東西,卻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塤,在音樂世界裏那是專家們難得一遇的活化石。
文山的彝族三眼土洞簫形體為平底卵形,用泥土捏制而成。有 3 個音孔,內 1外 2。吹口在上,呈斜坡狀。我們把三眼土洞簫擺到各個時代的塤的行列裏一比較,其與河南二裏岡及安陽殷墟出土的三音孔塤為同一類型,它儼然就是商代塤的再現。那麼是不是可以認為,21 世紀的彝族諾科人幾乎原封不動地還使用著 3600 多年前的三音孔陶塤呢?
土洞蕭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每年春耕將要到的時候,住在這裏的彝族諾科人都要祭獻山神,求他向龍王求雨,保佑諾科人有水種包穀;求他驅趕山地裏的害蟲野獸,不讓它們危害莊稼。有一年該祭的祭了,該獻的獻了,但是就是不下雨,包穀種不了,樹木上爬滿了膩蟲。眼看一年的莊稼沒有著落,全村的老少都跪在村頭哭個不停。最後山神終於現身了,山神責怪村民說:“我一年到頭東奔西跑的,春節過後想休息幾天,睡著了。你們祭獻的時候聲音太小,我聽不見,以後得有個聲響叫叫我。”村裏的族長從山前的村子裏找來個小夥子,讓他吹竹笛給山神聽。山神聽了說:“不好聽,不好聽,聲音刺耳朵。”族長們到山後的村子裏找來個羊皮大鼓,咚咚咚敲給山神聽。山神聽了後說:“亂糟糟,亂糟糟,聲音震腦殼。”這下,可難住大夥了。聲音高了刺耳朵,聲音大了又震腦殼,怎麼辦呢?這時有個大媽站出來說話了,你們男人不是喜歡吹三眼土洞簫麼?族長們一聽,對呀!這可是大家都會的呀,於是就吹土洞簫給山神聽。山神聽了樂呵呵地說:“這聲音好!這聲音好!古古老老,悠悠然然,傳得遠,聽得明,我喜歡聽,以後就用它來叫醒我!”從那一年起,每年春耕前,村裏的男人們都得吹響土洞簫,以此叫醒山神,開始一年的活計。
這個傳說以及由此定下的規矩點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土洞簫的使用與農耕有關,二是與祭祀有關。這實際上是古代農耕文化的痕跡,折射出幾千年來彝族信仰自然宗教的思想意識,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土洞簫雖然是件很古老的樂器,但它扮演的卻是習俗中不可缺少的祭祀使者的角色,擔當著喚醒山神的作用。這樣,土洞簫的樣式不能有改動了,土洞簫的曲調不能忘了,改了聲音就變了,聲音一變就喚不醒山神了,曲調變了山神就不認賬了。得不到山神的庇護還能活下去嗎?於是,土洞簫帶著它原始的樣式,帶著它最初的旋律,傳了一代又一代,一直傳到 21 世紀的今天。
— END —
政府授權店鋪 文山三七專賣
(掃碼進入)
編輯:吳小梅
審核:趙麗、陳家媛
郭強
主編: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