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7
2022
首位“中國現代派鋼琴家”
13歲考入柯蒂斯音樂學院
郎朗校友
↑↑↑
都是她的LOGO
近日,橄欖有幸與這樣一位
標新、時尚、先鋒的
美女鋼琴家進行了簡短的采訪:
從她的話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
小朋友適合聽何種類型的音樂?
如何培養想象力?
Part 1
>>>“音樂就是我的全部”<<<
1.在我看來,一方面,您是一個現代派鋼琴家,另一方面,您又是一個鋼琴教育家,請問您如何看待身份的雙棲性?
對我來講,這兩者是並無分別的。說得更加具體一些,身份之於我,就像是擁有多頂帽子,我會選擇在不同場合帶不同的帽子。
但從本質上來講,這兩個身份又是合一的,因為它們面對的都是音樂,而音樂就是我所學的知識,也是我人生的所有經歷,無論身份如何變換,音樂就是我的全部。
2.在我看來,轉折是您求學以及事業過程中不可饒過的一個關鍵詞,您13歲考上柯蒂斯,之後又一路讀到了博士,本可一直順著演奏家的道路走下去,可您為什麼要轉而從事鋼琴教育事業呢?
我覺得這個也是共通的,一個東西可以補助到另一個東西,在某一個點上,它們又是互通的,比如說我在學習演奏的時候,會獲得某些經驗,也會產生分享的沖動,我希望通過我的切身經驗,告訴年輕學子應該如何避免學琴過程中的彎路等問題。
3.之前有看過您的一些視頻,您曾說到想象力和審美才是音樂家與音樂匠的區別,那麼想請問,您覺得想象力應該如何培養呢?
我覺得想象力的培養有很多途徑,比如旅行,去博物館等等。
假設你要演奏貝多芬的作品,那麼你是不是可以去他曾居住過的波恩故居參觀瀏覽一下呢?演奏巴赫,你是不是應該去他曾經工作過的教堂駐足感受一番呢?還有演奏法國音樂,是否應該去到當地切實地感受一下法國街頭的浪漫氣息和隨處可見的貴族氣質?
其實說到底,這些也是一種學習,但是是一種全方位、立體的、浸沒式的學習形式。
我在曼哈頓音樂學院上學的時候,曾經上過一堂顛覆認識的課,那時候我要演奏巴赫的組曲,而這門課就是要教會我們如何跳巴洛克舞蹈,在課上我們會接觸到很多舞種,諸如小步舞曲、庫朗特、吉格以及薩拉班德等等。
我的切身體會是,當你學會跳這些舞蹈之後,再回到演奏時,你對舞步、重心、樂句的理解完全提升了一個層次,所以我認為在演奏之前,一定要先學會感知與體驗。
4.在給學生選曲時,您通常的做法是?
我一般比較注意審美和全面性。
學生需要接觸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同時也需要盡可能全方位的去感知不同音樂風格在內容與筆觸上的不同。比如學生要演奏德彪西和拉威爾,我一般會給他們瀏覽印象派的畫作,如果他們有機會去法國旅行,我一定會推薦他們去莫奈的花園看一下,因為那邊隨處拍拍就和畫作差不多。
當你有了這樣的感性體驗之後,你需要做的就是用印象派的筆觸,將它用聲音表現出來。
5.您認為琴童幾歲開始做未來規劃比較合理呢?
我認為琴童的規劃還是越早越好,諸如我們今年有學生七歲就考上了茱莉亞音樂學院,這個要看你最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家裏有充裕的財力支持,更小的時候出去都是可以的。
因為畢竟學歷越高,難度越大,因為最大的挑戰就是語言,當然文化、品味,審美等等方面,中西方的觀念差別還是蠻大的。而且年齡越大,思維越容易固化,比較難適應以及接受西方的新鮮血液。
6.您認為初始琴童應具備什麼樣的技能呢?
我認為無論年齡大小,但凡是優秀的學生,都必須具備良好的接受和吸收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維框架中,很固化,沒有自學能力。
我希望找到的是互動感很強的學生,正是那些有著很強吸收和自學能力的學生,而不是總處於“停滯”狀態中的學生,比如:老師給你講解了莫奈的畫作之後,你總歸是要親身實踐的吧,你要去找、去看、去體驗,這樣你才能真正將老師交給你的知識化為己有。
對於那些不配合的學生,再好的老師也是無用的,所以在我看來,理想中的學生應該是有想象力、有好奇心,願意去配合老師,樂於挖掘自身潛力,拓展自己人生的學生。
7.您認為學習鋼琴的出路在哪裏?
我認為其實出路還是很多的。
一般人覺得學鋼琴就只能學鋼琴表演專業,出來之後從事與表演相關的工作。但畢竟職業音樂家的數量還是相當少的,所以大部分學習鋼琴的人就都轉而從事教育行業,成為一名鋼琴教師。
但在我看來,學習鋼琴的出路遠不止這兩種,音樂其實有很多跨界融合的發展,比如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與其他院校聯合,開設了一個合作學位:音樂醫學。
這個專業主要有兩個研究方向:其一主要針對演奏家的肌肉康複問題,其二較為側重音樂治療方向,主要研究如何用音樂舒緩人的情緒等等。
Part 2
>>>現代派鋼琴家的成長記<<<
8.作為中國首位現代派鋼琴家,能談一下與現代音樂的結緣嗎?
首先,我更多將現代音樂理解為一種更具互動性和創造性的音樂形式,而這種溝通與協作更為集中地體現在作曲家與演奏家身上。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與現代音樂的淵源從很早之前就已開始。小時候,我其中一個鋼琴老師是著名的作曲家王建中先生,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便嘗試與作曲家建立聯系。
之後進入柯蒂斯音樂學院,我們每周都會有一個現代音樂的課程。對於一般學生來講,這門課著實令人頭痛,無論是複雜度,還是課程的難度,都是相當高的,但很神奇的是,我卻能駕馭的很好,也獲得了很多老師的肯定,或許就是在這種良性的引導與循環之下,讓我感受到了現代音樂的樂趣。
9.您覺得演奏現代音樂作品是您的興趣愛好,還是作為一個鋼琴演奏家的責任呢?
我覺得這件事情一定是我的責任,但是這個責任是源於我的熱情。
實際上,彈鋼琴是一件相對孤獨的事情,一個人、一架琴、一份樂譜,無限循環,而且大部分時候我們面前的樂譜都是已經完成的、相對固化的東西,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演奏家與作曲家的互動是非常少的。
但是現代音樂的情況就大為不同,整個創作與演奏過程可視為一個相互配合的團隊工作,有些作曲家會特地為我創作音樂,我們彼此之間也會有交流與溝通,作為鋼琴家,我可以很直接地參與到作品的創作過程之中,剛開始是受寵若驚的感覺,後來慢慢地我開始享受這一過程。我覺得這也是我熱愛現代音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
10.基於您上面所說的,我認為現代音樂對您的吸引力主要來源於“創造”的快感,不知這樣理解是否正確?
沒錯,是這樣的,我一直認為音樂具有很強的互動性。
今年夏天,我們准備創辦一個“共同創造夏令營”,屆時我會邀請曼哈頓音樂學院的老師,也就是我的師姐和一些老師來上海開講座,雖然任何一個作曲家、演奏家都有各自的主題,但大家探討的都是關於音樂理念的問題,諸如其中一個題目是:想象力對於鋼琴家來講有多重要?
實際上,想象力對鋼琴家來講非常重要,例如我們在演奏德彪西《沉默的教堂》時,我們需要借助想象力,完成對這首樂曲更好的詮釋,因為這首樂曲本身涉及到了諸多意向,如:古老的咒語、鐘聲等等,這個是非常立體的,它需要想象力的參與,我們只有預先在腦海中構想出這一圖景,並獲得特定的感性體驗,才可以將其更好地轉換為聲音。
其實比鋼琴家更高一層的是藝術家,而要想完成此境界的跨越,想象力則是必不可少的。
Part 3
>>>“難聽”——現代音樂的代名詞?<<<
11.在當前國內環境中,現代音樂的受眾仍然是很小的一部分,針對這一現象,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我認為,所謂的少,是一種相對的說法,而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演奏現代音樂的人很少。
我之前在上海音樂廳開過一場音樂會,我演奏了21首現代作品從德彪西、勳伯格、韋伯、至一些當代作品,應有盡有。
這場音樂會的反響非常熱烈,音樂會的票在開演前一個多月,就已全部售磬。演出結束後,我從一些媒體拍的圖片中無意間看到了觀眾的表情,可能開始會有一些迷茫,但到後面,我能從他們的表情變化中窺探出他們內心的好奇與滿足,這令我無比開心。
也正是通過這個實例,讓我覺得,現代音樂並不是缺少受眾,而是在於做的人太少。
12.說起現代音樂,“難聽”大概是人們的第一反應,請問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呢?
首先,很“難聽”的那些音樂,只是現代音樂的一支,並不是所有現代音樂都是難聽的,比如給我寫曲子的安迪·秋保,他的《乒乓協奏曲》就是一首非常好聽的現代作品,樂曲的旋律動聽,節奏性也非常強,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打擊樂手,所以我們可以在他的音樂中感受到很強烈的直覺因素。
其實音樂在原始時期,就一直存在,它傳遞出人類自我表達的本能,也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和基因之中,音樂的本質從未改變,不同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音樂形式進行了更多的探索,如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我們會發現現代音樂實際離我們並不遙遠。
其次,關於好聽難聽的問題,這並不是絕對的,也是因人而異的,這裏,我以上海人吃辣這件事來解釋這個問題:最開始南方人是不吃辣椒的,那時候吃一點辣椒各種流眼淚,可是慢慢的就變成了不辣不歡。
實際上這就是耳朵的接受度在不斷進化的問題,而且聽到最後我們就不會糾結在和諧與不和諧這件事上了,我們在意的是這個音樂最終有沒有打動我,它有沒有一個特殊的能量可以感染我。
13.您覺得給小朋友聽現代音樂合適麼?
我覺得這非常好,也非常合適。上次我們工作坊也做過相關活動,演奏加料鋼琴,我們發現其實孩子們是非常喜歡這些東西的,也非常有興趣。
我認為,相比於去聽貝多芬和莫紮特,現代音樂才是離孩子們更近的音樂類型,因為它們的形式更加多元,又彈又唱的東西很多,也會有很多好玩的東西讓孩子施展他們的創造力。而且現代音樂就是現代人對這個社會的表現,它與當下才是更有聯系的。
END
旅美鋼琴家-柴瓊妍
做客橄欖音樂課堂
為大家規劃鋼琴學習之路
闡釋 國際化鋼琴學習標准
提高 音樂學習中的綜合性素養
▼
直播簡介
直播主題:
學習鋼琴是否一定要報考專業院校?
直播時間
2019年6月13日|20:00
主講嘉賓
柴瓊妍
適宜人群
教師、家長、愛樂者
(注:本次直播限時免費,回顧付費,報名從速!)
↑限時免費,回顧付費,快速報名↑
◆小編工作時間:周一~周五 1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