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5
2022
上個月底,我們出了這麼一篇測試題
點擊此處查看測試題
靈魂拷問:文章上半部分你們有好好看嗎!
結果反響異常地熱烈
也有讀者希望我們能出個解說
於是我們就安排了今天的 統一解答
▼
0
1
二拍子還是三拍子?
這首《春之歌》是門德爾松“四十八首鋼琴獨奏《無詞歌》”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首,門德爾松式的“優雅純潔”在這首曲子中盡現無疑,是一首二拍子的曲子。
那二拍子和三拍子怎麼區分?是因為快慢嗎?其實音樂中的拍子不能單單決定曲子的快慢,音符的時值才是決定快慢的關鍵。
你可以聽重拍,二拍子是強弱,三拍子是強弱弱。針對這首曲子,比較方便的方法是從鋼琴左手的伴奏判斷重拍。當然如果沒有這個伴奏的輔助,就只能多聽幾個節奏型了。
▼大多數的進行曲就符合二拍子的規律
▼圓舞曲就是典型的三拍子“蹦擦擦”樂曲,在開頭就能聽到明顯的強弱。比如這首小約翰·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
0
2
主奏樂器是?
這首曲子是莫紮特的《降E大調圓號協奏曲》K.495的第三樂章,圓號聲率先奏響,溫暖而深邃。除去小提琴那個選項,單簧管、雙簧管和長笛又是什麼區別呢?
單簧管(clarinet)的音色比起雙簧管來說,更加低沉,音域更加廣,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號角和風笛,一般認為是從一種類似豎笛的單簧片樂器蘆笛(chalumeau)演變而來,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淨,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
▼民間曲調《單簧管波爾卡》
雙簧管(oboe)音色柔和軟麗,帶有鼻音,善於演奏徐緩如歌的曲調,被譽為“抒情女高音”。單簧管和雙簧管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是兩種技法完全不同的木管樂器,一般雙簧管難度更高一些,並不是說掌握一個就能通曉另一個的樂器。▼阿爾比諾尼《D小調雙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
當分清單簧管和雙簧管後,我們再額外加一個長笛(flute)。長笛的音色比起單/雙簧管,更加透亮,清新靈動,高音活潑明麗,低音優美悅耳,可以稱之為樂隊中的“百變天後”。
▼莫紮特《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第三樂章
0
3
貝五“英雄”,錯了打屁股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知名程度,就好比孔子在國外的影響力,聲明在外。開篇的四個動機音“梆梆梆梆”,短-短-短-長的形式是貝五“命運”最標志性的一段,貝多芬曾將這四個動機音解釋為“命運之神在敲門”。
從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來看,我們可以粗略地按照奇偶劃分,三五七九風格偏向宏偉壯麗,象征他的英雄性格;而二四六恰恰是比較輕松活潑,或者說偏向田園的風格,所以說貝四和貝六就可以排除了。而貝三“英雄”也可以從伊始的幾組旋律中判別出。
▼貝多芬《F大調第六交響曲》第一樂章▼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第一樂章
0
4
巴洛克還是古典,這是個問題
從客觀標准上來說,很多巴洛克晚期的作品跟古典主義早期的作品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本來就是一個自然過渡的過程,只是學術劃分而被強行拆開,所以這些在過渡時期的曲子,大概也只能根據作曲家所在的時期進行劃分。斯卡拉蒂和巴赫、亨德爾是同年生,既然他們兩個都是巴洛克代表大師,斯卡拉蒂也是。
0
5
作曲家不同年齡段差別大嗎?
▲勃拉姆斯老年時期(左)和青年時期(右)
作曲家青年和老年時期外貌差別大嗎?在這些赫赫有名的音樂家能活到老年的前提下,勃拉姆斯、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算是差別挺大的,但問題是有些作曲家的青年的樣子都沒有被記載下來,比如巴赫(挺想看的)。
也有小夥伴說只要曲子好聽,知不知道作曲家長什麼樣子,了不了解作曲家生平,這些都沒有關系。不過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全面了解作曲家後,再重新聽樂曲,在思想的碰撞下,全新的體驗也許會讓你更加沉醉呢?
0
6
莫紮特否認三連:我沒有
莫紮特除了在交響樂、協奏曲方面有突出貢獻外,歌劇領域也頗有建樹。像《費加羅的婚禮》《魔笛》這些歌劇的作曲都是他。
不過《婚禮進行曲》和莫紮特就沒什麼關系了,最著名的婚禮進行曲有兩首,一首是門德爾松在《仲夏夜之夢》第五幕中做的前奏曲(被拿來改編過流行歌曲),二是瓦格納在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時流傳下的《婚禮進行曲》。在西方的教堂婚禮上,新人們一般用瓦格納版作為進場曲,用門德爾松版作為退場曲,所以瓦格納和門德爾松大概是世界上最頻繁的婚禮見證人了。
0
7
纏綿婉轉是昆曲
昆曲與評彈都屬於吳語體系下的劇種,這兩者其實也很好分別,首先聽伴奏: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評彈只有三弦與琵琶。
其次是表現形式:昆曲作為戲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也就是說邊唱邊演,像《牡丹亭》《桃花扇》都是代表作品;而評彈則是自彈自唱,二人抱琴台上坐,並不需要加入肢體的表演動作,像《白蛇傳》《三國》等都是經典作品
此外,之前熱播的《都挺好》就大量運用了評彈曲目,在想倪大紅老師扮演的蘇大強的同時,也回味下裏面出現的評彈吧。
花鼓戲區別於以上兩種,多在中部地區盛行,像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區別於吳儂軟語的評彈和昆曲,花鼓戲更加生活化,也更加適合傳唱,像李穀一老師經常唱的《劉海砍樵》《補鍋》就是花鼓戲的代表之一,比較特別的是花鼓戲的主奏樂器是“大筒“,形與音皆似胡琴,帶著中部地區特有的韻味。
0
8
茶花女:是我,是我
Alfredo Germont,Violetta Valéry 這兩個名字分別是威爾第作曲三幕歌劇《茶花女》中的男女主,分別是阿弗列德·傑爾蒙——鄉下富農之子,和薇奧莉塔·瓦蕾莉——高級交際花。
故事發生於19世紀的巴黎。城中名妓薇奧萊塔因為喜愛茶花而被稱為“茶花女”。薇奧萊塔受到青年阿爾弗萊德真摯情意的感動,與他墜入愛河,毅然離開紙醉金迷的巴黎社交圈。不料這段愛情卻受到了阿爾弗萊德父親的阻攔。在他父親的哀求下,薇奧萊塔為了愛人的前途和家族的聲譽無奈選擇了放棄,回到巴黎重操舊業。
而不知實情的阿爾弗萊德無法理解她的舉動,於是,當眾羞辱了她。愛人的怨恨讓原本就患有肺癆的薇奧萊塔病入膏肓。此時,阿爾弗萊德的父親良心發現,將真相和盤托出,但為時已晚,薇奧萊塔已懷著遺憾孤獨地離開了人世,如茶花般凋零隕落。
此外,剩下的幾個選項中:《魔笛》中的夜後(Queen of the Night),帕米拉(Papageno),塔米諾(Tamino),《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Madama Butterfly),《卡門》中的卡門(Carmen),唐·何塞(Don José)都是每部劇的代表人物。
一部帶有故事情節的歌劇/音樂劇/戲劇..盡管有些名字確實繞口,但多看幾遍也就無意間記住了,比如在《費加羅的婚禮》中費加羅(Figaro)的名字就被反複叫了十幾遍,想不記住也難~
好啦,我們 第一期的測試 就落下帷幕了
歡迎踴躍留言想要哪種測試
說不定下次就滿足你們
↓線上輕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