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09
2022
最近上海書展剛剛落下帷幕
書展出現了一本名為
《來自中國的聲音》一書
書的作者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學系 郭樹薈 教授
還親自為大家舉辦了一場講座
▼
講座特邀上大音樂學院院長王勇教授主持
講座吸引大批中國傳統音樂粉絲~
郭教授為每一位觀眾做了現場簽售
橄欖小編有幸參加了這次講座並與
郭教授進行了一次專訪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這本
《來自中國的聲音》
來看看圈內大咖對本書的推薦語:
▼
中國傳統音樂是一片浩瀚的大海。要在短短幾百頁的篇幅裏介紹它的全貌,實屬非常難為之事。上海音樂學院郭樹薈教授承擔了這一艱巨的任務,她以紮實的專業基礎、豐富的知識積累和深入的研究,厚積薄發,深入淺出,在眾多的材料中精選出各個時期、不同領域和品種類型的代表作品,以歷史發展為序,精心編著,為當代中國傳統音樂的研究領域增添了一部精品,為中國傳統音樂走向世界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上海音樂學教授、博導 江明惇
本文為推進中外音樂文化交流而著。作者以“來自中國的聲音”為題,首先就是要突顯“聲音”作為區分不同民族音樂的一種文化景觀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時,作者用精練的行文和十三個章節,以歷史為序,向讀者呈現歷代中國音樂的典範之作,見微知著,以一當十,引導讀者走進中國音樂的大世界。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研所研究員
喬建中
郭樹薈教授的書著如音樂地圖般地吸引著樂迷關注當下中國音樂,它正在以更開放的情懷擁抱世界,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也越來越多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朋友。這部雙語版的《來自中國的聲音》是一扇文化傳播的窗口,你一定會在閱讀中,感受更多中國音樂的韻與美……
——作曲家譚盾
首先 讓我們認識一下
郭樹薈教授
郭樹薈,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傳統音樂理論教研室主任、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高等研究院“中國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長期擔任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傳統音樂理論、20世紀中國音樂的傳統與當代社會、中國音樂美學研究、中國音樂形態分析、中國傳統音樂體裁演進的歷史與審美等課程的教學,出版專著多部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接著,
讓我們了解一下
這本書的英文譯者
李明月
本科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2015年,受劍橋英聯邦信托基金資助,獲得英國劍橋大學音樂研究哲學碩士學位。2016年,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人才培養特別項目”資助,於英國牛津大學音樂系攻讀音樂學博士學位。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這次采訪
▼
橄欖Q1:為什麼郭老師會想寫這樣一本書?
郭樹薈:
能接受橄欖古典的采訪很高興,我注意到你們做西方古典音樂很受歡迎。這本書是2016年上海廣播電台沈舒強先生應美國歐廣聯之邀,他們需要有中國音樂經典曲目的介紹,我們溝通後,開始了策劃和全書的構思。最初的預想是以廣播節目形式呈現,但在各方合力之下,最終形成了目前大家所見到的,十三套圖、文、音響共同構成的雙語圖書。應該說書的完成不僅面對極其缺少的中國經典音樂的傳播,更需要向世界、向大眾傳播經典的中國音樂,這是十分迫切的。
1、中國音樂經典性的書著相對缺失
上海音樂學院創新團隊、上海音樂出版社費維耀社長、劉麗娟副社長給予了大力支持,寫作的過程遇到很多問題,翻譯、圖片、音響,選用曲目等等,由於國內缺少中英文的中國經典音樂方面的書籍,缺少音響音像,這的確是一件困難繁瑣的工作。
一直以來,西方音樂的經典在中國介紹性的書非常多,但是中國音樂經典性的書著相對缺失,中英文的專著更是鮮見。這次的中英文對照版本,不僅是國內中國音樂經典賞析的補給,而且從傳統到當代曲目選擇、音響掃碼、圖片選取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較為豐富的理念。這扇窗口打開了,這是合作者朋友們共同的心願,也是寫這本書的初衷之一。
2、年輕一代對於中國傳統音樂了解甚少
在學院授課幾十年來,發現當代許多年輕人對於中國傳統音樂了解甚少,每當聽到學生們說我們都聽過貝多芬、肖邦,而沒有聽過絲竹、昆曲、琵琶時,我總是在想,面對這種情境,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學科意義,是否應該包含更為清晰的述說架構,經典性在中國音樂中如何認知?專業音樂院的師生事實上是傳承傳播中國傳統音樂的重要一支力量。近年來,這種現象在今天有所改變,雖然改變的進程是緩慢的,但至少在改變中。今天、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建和複興有了比較好的景觀。
3、深受音樂理論家錢仁康先生的影響
了解傳統、接受傳統、熱愛中國文化、中國音樂的人群在逐漸增多。那麼如何讓大家了解到我們中國音樂的經典呢?我早年在讀大學之前,音樂理論大家錢仁康先生的一本《音樂欣賞》,曾給我很大的影響。
這是在他一生豐厚的理論研究中出版的很薄的一本書,但是開啟了許多愛好音樂、研究音樂者最初的夢想。
4、決定寫一本既具有學術性也兼具大眾讀本的中國音樂經典鑒賞書籍
多少年過去,雖然我們有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專業性強,專題性研究的專著,我的老師、前輩們的厚重研究都很精彩,但是一些既具有學術性也兼具大眾讀本的中國音樂經典鑒賞書籍還是不多,對於他專業、對於年輕一代、對於大眾,他們對中國音樂缺少整體認知和基本的知識性了解,音響圖片更是貧乏,多年來,傳統音樂的存在與社會文化傳統的式微似乎是無法回避的事實。我們需要對傳統音樂在當代的基礎啟蒙做一定的推動。
橄欖Q2:這次的書在寫作上有什麼獨特之處?
郭樹薈:
在構思和寫作時這本書的時候,首先是想到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跨學科問題。歷經歷史流傳的那些民歌、古曲、唱段等,我們是否可以割裂歷史來談,將作品脫離了與歷史、與生活、與地域、與審美相生相融的場景來表述,答案顯然是不行的,這種學科上的分解,有歷史的緣由,並劃分了很多界限,事實上,人們往往超越了這些邊界。
在中國音樂的整體性研究下,無法回避音樂與音樂文化關聯的多種維度,是否可以嘗試著將中國聽樂、奏樂、賞樂的種種美學趣味和文化闡釋,以史為引,以經典的曲目為賞析,以可讀可解的筆觸來表達,用簡明的方式合並而非對立。
如何不再面對被稱作“無聲的音樂歷史”,在傳統是一條河流的源流中,話說中國的音樂經典,這是寫作的初衷。音樂是抽象的,文字只是輔助,一代代的傳統是有聽覺記憶的,這是一種力量,《樂記》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這個古老的音樂美學命題,是原始之力。邊界在此顯得蒼白。
橄欖Q3:郭老師能否給大家推薦一些書中談及的比較經典的傳統曲目呢?
郭老師在采訪時
為我們推薦了5首
中國最經典的傳統曲目
▼
1
《包楞調》
*書中P65頁有詳細敘述 並可以掃碼聽此曲*
書中選取的幾首經典曲目介紹給大家,有的耳熟能詳,有的是比較新的。比如山東民歌《包楞調》這首流傳於山東的民歌小調,有記譜文本是在20世紀的六十年代,那是民族音樂收集整理的興盛時期,文化館乾部在鄉村采風,成武地區的民間藝人演唱引起關注,從記譜學習、記詞研究,再到菏澤地方民間匯演,這首民歌在山東地區廣受歡迎。傳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歌唱中時而出現的山東地方音韻、音腔以及襯字,襯詞,襯句,用的很鮮活,很生動,很富有民間藝術詼諧樸素的特點,地域性的方言在傳唱的再演繹時,地方戲的潤腔和小調的民間語言性藝術化技巧,表現的生動直白。
在音樂廳文化中,專業與非專業的演繹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民歌的精神和趣味要保存,那是歷經千年、百年的源頭,口耳相傳、藝術加工的歷練而流傳下來,傳承的歷史屬性,成為中國音樂生生不息的種子,播撒在各個地方,人們在歌謠中感知傳承的力量。像《小河淌水》《繡荷包》《腳夫調》等等這些經典的傳唱,在中國人的審美中,民歌就是精神生活的影像。
2
古琴曲《流水》
*書中P31頁有詳細敘述 並可以掃碼聽此曲*
歷經千年卻不失個性,且最自我的保存了自己的精神品質,應該毫不誇張的說是古琴。所以今天,我們可以窺視千年之遺存。那是幸事。總覺得古琴應該自傲一點。是“隨鄉入俗”成為一種流行,還是堅持著那份“古雅”“淡遠”?古往今來,文人雅士挺執著的。
在諸多古代繪畫中,古琴與山水、與士人一起的情境很多,“山水在後,古樹在旁,彈琴與聽琴人神態超脫,氣宇自如”,一曲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這應該是人們知道琴曲《高山流水》的最清晰的解讀。唐代發展為兩首獨立的琴曲《高山》和《流水》。
十九世紀四川琴家張孔山演奏的《流水》成為後人學習傳承的經典。“樂曲中如行雲流水般的音響,全方位展示了古琴音樂的音色與演奏技巧,充分發揮“滾、拂、綽、注”左手指法的魅力,澎湃奔騰,氣勢激蕩,水聲的滾沸與泛音的對比,於琴弦上多次往複,如急流而過,隱喻著琴聲背後人與自然、宇宙的精神向往。
中國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斷,由管平湖演奏。 該曲為中國的一首除炙人口的名曲,敘述的是"俞伯牙揮琴以謝知音"這一故事。《流水》表現的是人和自然、宇宙交融的思想,而不是征服世界、駕馭宇宙。這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體現。
20世紀70年代,古琴曲《流水》收入“地球之聲”唱片,由美國旅行者1號探測器攜帶飛向太空。蘇軾說:“千年寥落獨琴在, 有如老仙不死閱興亡”。對於古樂、古樂器來說,在時代的變遷中,保存得好,是上上策。
什麼是“地球之聲”?
地球之聲是1978年美國旅行者1號探測器帶入太空的第一張唱片,作為人類送給外星人的第一份禮物。這套唱片由鍍金的銅板制成,直徑30厘米,可放音120分鐘。它首先向太空宣告:“這是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小星球的禮物,它代表了我們的聲音,科學,形象,音樂,思想和感情。我們正在努力,相信將來有朝一日,將會解決面臨的問題,參加到我們的希望,決心和對遙遠世界的良好祝願!”
3
昆曲 《牡丹亭·遊園》
* 書中P121頁有詳細敘述 並可以掃碼聽此曲*
昆曲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最古老的唱腔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音樂構成的重要體裁之一。唱念做打,生旦淨醜,昆曲奠定了中國戲曲的表演形式。有六百多年的深厚傳統,走到今天,顯然歷經潮起潮落。“無聲不歌、無動不舞、依字聲行腔、以文化樂”的古典人文情趣。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喜愛。一代代劇作典範湯顯祖、洪昇、孔尚任留下了好劇本。
《牡丹亭》全劇共五十五折,“驚夢”是《牡丹亭》中的第十出戲,這一出戲中的《遊園》《驚夢》最為揚名。《遊園》中的皂羅袍戲裏戲外人們都歡喜,富家小姐杜麗娘走出深閨,來到後花園,在明媚的春天美景裏,卻生出些悲傷,那是對愛情的渴望。“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唱得婉轉惆悵,舞得情意萌動。行腔中“sol-la-do-re-mi"的五聲音階低回級進,行腔委婉,這是“水磨調”的特色,抒情柔美、一音三歎,曲笛隨腔,音韻、平仄、曲意百轉千回。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人物是這樣在唱、說、表、演中得到鮮活的存在。
雖然,在一段時間裏,人們幾乎快忘記了昆曲,據說著名紅學家、史學家馮其庸70年代在蘇州看戲:“一場昆曲,整個劇院觀眾只有二、三十人”。現在,昆曲演出的劇院,座無虛席,看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作曲家譚盾昆曲演員張軍聯手的園林實景昆劇 《夢回牡丹亭》,年輕觀眾有大半以上。而經典的折子戲常常一票難求,文化的輪回和聽樂、看戲的場景不斷轉換。對於傳統的“傳”來說,大家不著急。
4
蘇州評彈《鶯鶯操琴》
*書中P147頁有詳細敘述 並可以掃碼聽此曲*
曲藝,我們平常稱說書,也就是曲藝,這其中的唱腔是傳統音樂研究的一個重要體裁。北有大鼓、南有彈詞。我們這裏說的是在南方多種多樣的彈詞表演形式中,最具盛名的是蘇州彈詞。彈詞的開篇有許多經典唱段,弦子聲聲,一方桌台、兩張木椅、男著長衫、女衣旗袍,懷抱三弦與琵琶,自彈自唱,那是聲音與美景構成的整體景觀。
江南的茶樓與品味,秀麗的園林與柔軟的吳語,滋養了彈詞藝術,代代都有好曲目、傳字輩的好演員。《鶯鶯操琴》這首彈詞,單檔、雙檔皆可。曲中時而流露出“蔣調”“俞調”的流派特色。夏日裏聽來,別有意境。曲中唱道:“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曲裏唱到一位富庶的姑蘇女子鶯鶯,在自家幽靜的小齋,夏日水面涼亭,水塘紅蓮沉醉。閑適好景,見水中鴛鴦,透著淡淡的寂寞。回閨閣,扶琴、焚香,“爐內焚了香,瑤琴脫了囊,鶯鶯坐下按宮商”,前後詞曲有抒情寫意的夢幻,亦有敘事般的動作描摹。韻腔細致抒情,收腔平仄有序。
“蔣調”似“格言”的過門樂句音型,規律且靈動,與唱腔形成支聲性配合,標志性的音響特點。唱奏默契,彈詞藝術家們常常在遵循唱腔基本規律之“格”時,又極好地保持唱腔之“韻”,唱腔中的景、情、物、人都聲聲入耳,餘音繚繞。此外,上海評彈團高博文和新樂府-吳聊評彈合作的當代版《鶯鶯操琴》受到許多年輕樂迷的喜愛,既有傳統神韻,也有現代電子聲響的配合,年輕人從這首作品關注傳統藝術形式的傳承是件好事。
5
大型民族管弦樂《憶》
*書中P285有更詳細的敘述 並可掃碼聽此曲*
從“大同樂會”開始,“大型民族管弦樂隊”走過百年的歷史進程,樂器改良、創作試驗,有不同的爭鳴。無論怎樣,民族管弦樂隊創新群體伴隨著,改編、移植、創作的形式一直延續至今。其中《憶》是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創作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提起作曲家的名字,人們總津津樂道地將他與中國輝煌的電影時代緊緊相連,《紅高粱》《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電影中的主題音樂,無不喚起中國電影音樂引起世人關注的聲音記憶。
在作曲家諸多作品中,《憶》這部作品是刻骨銘心的。作曲家曾自述:‘樂聲未其,我的胸中已是淚雨滂沱’為愛情、為生命的歌唱成為整首作品的精神旨意,技法的洗練簡潔,充滿著深深的情愫,紀念之情無處不在;彈撥聲部如泣如訴的感傷樂句,絲絲深入人心。大型樂隊幾十件彈撥樂器猶如獨奏般,聲聲合一;從小調轉成大調再現時,似聲聲呼喚。休止符的使用,更增添了難以抑制的傷悲,作曲家強調的“留白”,使內在的張力達到極致。
人們常說趙季平豐盛的音樂創作流淌著純粹與真誠,的確,他的作品常常在大眾、學院,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人群中產生強烈的共鳴。中國樂壇呼喚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憶》為當代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的創作帶來了更多思考的空間。
THE END
最後,借用《來自中國的聲音》書著的英文翻譯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李明月的話來結束本次采訪:“在竭力突破語言屏障的同時,也好似透過另一種思維重新審視和領悟了傳統音樂,並在兩個文化體系間尋找一種易於交流的共通語。郭老師的書對中英讀者都友好。滿是乾貨,聲-像-文生動互映,且照顧到當代的中國傳統音樂概覽本是少見,該書在設計感方面的用心,亦是為傳統文化的生態灌入新鮮空氣而作的一種努力”。
橄欖小編與郭老師的合影
書中精彩介紹
《來自中國的聲音:中國傳統音樂概覽》全書彩色版中英對照,圖文音像並茂。
這本中英文圖書,既可以推薦給對“什麼是真正的中國音樂”關心的你們,也可推薦給全世界對中國音樂乃至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國際友人。讓我們一起開卷品文字之美、音樂之韻,感受千年華夏文明孕育的東方聲音
想購買此書可以掃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