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02
2022
“
2016年在杭州G20峰會上
著名琵琶演奏家 趙聰
一曲技驚四座的《春江花月夜》迅速傳開
讓世界認識了她和她的琵琶
▼
提到趙聰,大家普遍就會想到G20峰會上的精彩演出,但如果你只聽過她演奏過的傳統版《春江花月夜》,那你不算真正地認識她。
作為中國少有的作曲與演奏兼顧的琵琶演奏家,技術精湛的演奏、富有畫面感的表達、新穎流暢的創作作品,以及她在國際上多方面的成就,使得她成為當今很難被忽視的琵琶演奏家。在近期趙聰與蘇州交響樂團的音樂會“泱泱國風”後,小編有幸采訪到了這位大氣爽朗的“琵琶行者”。
◆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首席琵琶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碩士導師;
◆全國青聯委員,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北京大學藝術總團顧問,中國民樂國際網CEO;
◆美國蘋果公司特聘作曲家,美國斯坦福大學首位藝術訪問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個人設計的“背負式琵琶”獲得國家專利;
◆先後出版個人專輯《卡門》《聆聽中國》《經典永恒》《琵琶新語》,個人創作琵琶協奏曲《絲路飛天》、琵琶協奏曲《福吉天長》、琵琶組曲《樂鳴東方》等;
◆先後出訪過歐洲、美洲、亞洲、澳洲等五十幾個國家及地區,40餘位外國元首聆聽過她的琴聲;
◆英國衛報評論:“趙聰完美的演奏,讓中國民樂充滿希望”。
·
·
·
1.不可多得的良師
1. 你的父母都是藝術工作者,而且又畢業於中文系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兩者的交織對你的學琴生涯的影響是什麼?
母親是學古代漢語的,平時會跟著背一下古文,這種潛移默化,遇到一些傳統曲目還是很有用的;父親呢喜歡看很多各式各樣的書,知識架構比較豐富,他們給予我的更多的是人生的趣味,而不是光要練琴,所以他們也支持我畢業後各式各樣的嘗試。
2.你的老師們,琵琶教育家孫樹林老師和李光華老師,對你的成長成才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兩位老師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家。孫樹林老師是汪派李延松先生的弟子,他是那種一絲不苟的,一個音都恨不得教好幾堂課,不對就過不去的性格,所以從附中到上大學,這六年跟著孫樹林老師打下了傳統音樂堅實的基礎,模仿學通傳統音樂。
到了中央音樂學院和李光華老師呢,他是一個有名的因材施教的老師,對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樣,而且是博采眾長,另外老師心胸也非常寬廣,在後來的各種嘗試他都非常支持我,也會經常幫我出主意,所以在創作的路上非常感謝李光華老師。
2.摘取環球唱片的“首張”榮譽
▲《聆聽中國·月舞》是環球唱片首張民樂獨奏專輯,由聲響亞洲評委會主席漢斯·尼爾森攜布拉格交響樂團共同演繹。除琵琶外,融諸多民族樂器,邀請國內頂尖民樂演奏家助陣,像鄧建棟、戴亞、沈非等,又加入了現代的音樂元素,大膽又驚豔!
3. 可以詳細講講把錄音樣帶遞給尼爾森時的一些細節嗎?
挺有意思的,當時崔健老師的經紀人梁老師,把我和馬久越老師帶到聲響亞洲評委會主席漢斯·尼爾森面前,一屋子的音樂人。我們把樣帶遞給他,聽完後他就再也沒有和別人說過話,就說:“我要做這張專輯,我要做這張專輯的制作人”。就感覺一見如故吧,很感謝他。
4.《聆聽中國·月舞》那張唱片,這個標題是有什麼含義嗎?
我其實起名的時候費了很多心思,因為這張專輯並不是只有琵琶,既然花費了這麼多的精力,為什麼不讓世界多聆聽下中國各樂器的聲音?所以是和很多國內頂尖大師合作,各種樂器的展示,我希望它是一個聆聽中國的概念,是一個新的東西,那麼漢斯當時就比較喜歡月舞,覺得很浪漫很東方,所以最後就有了這個標題。
5. 和馬久越老師是怎麼相識的?
馬久越老師是“新民樂”的發起人之一,對中國傳統音樂的國際化做出了很多努力,所以當時中央民族樂團就請馬久越老師做了“盛裝民樂”這台演出,當時他在找一個能把他的作品完美的詮釋出來的搭檔,那時我也想嘗試把傳統的做現代化,所以就選擇了《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請馬老師改編,後面就共同在中央民族樂團的“盛裝民樂”這台演出上開啟了合作。
3.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
6.談談這次音樂會准備的絲路飛天吧。
這首曲子是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後,中央民族樂團委約我創作的,這是我人生道路上裏程碑式的作品,到現在為止,無論是獨奏、民樂協奏、交響樂協奏、鋼琴協奏的版本,每次演完都會激動不已。
它是一個大的題材的作品,再現了大唐盛世,從細節到整個的輝煌有現代音樂語匯,有一種神來之筆的感覺,在敦煌采風回來很順利地寫了出來,再加上結尾部分是在美國寫的,混合著東西方文化、時空穿梭的味道。
我想很多好的能夠留下的作品,都是碰撞出來的,作曲家的每一個作品都是很想要寫好的,但確實不是每一個都能成功,第一個就能成功,也確實挺幸運的。
7. 談談你最新的作品吧。
最新的一部大型的琵琶協奏曲叫《樂鳴東方》,它比起之前的兩部大型作品《玫瑰探戈》和《福吉天長》更上一層樓,這幾個作品沒有誰最好或者誰最喜歡,因為區別實在太大了。
這是上海浦東政府委約創作的,也是我花時最長的一部作品,越往後越難寫,總想超越之前的作品,所以去了上海和蘇杭采風了很多次。我想東方女性的柔美和聰慧,隨著時間的不同,不同的年代對美的不同的解釋,是一個大的女性美學的概念,有典型東方女性精致的內在美,也有30年代大上海的海派文化,旗袍啊大波浪啊,也有當代大都市的繁華在裏面,是一部非常有試驗性的作品。
很多專家評論說:“趙聰的音樂是有畫面感的。”就是先有畫面、顏色、味道,再用音樂把感受表達出來。用音樂講故事,我想這就是我的音樂特點。
8.在《國家寶藏》《國樂大典》等場合,你常會與其他名家合奏,那麼幾位不同器樂極具個性的演奏家在一起要如何協調演奏風格呢?
音樂本身就有風格,那一切演奏的人都要從作品本身出發,如果是為了強調自己的個性,不注重音樂就沒辦法合作了。高手過招都會基於音樂場景的前提下進行,所以真的比較厲害的演奏家都會尊重音樂本身的表現,不會跳出這個前提,所以一起合作是一件非常容易且幸福的事情。
9. 你經常用的是哪把琵琶,有看到過你有彈奏不同樣式的琵琶,是會根據曲目或場景不同進行選擇嗎?
琵琶確實有很多把,而且就像琅琊榜一樣,都是榜上有名。我比較喜歡紫檀的聲音,紫檀的聲音非常結實,但是穿透力強又有內力。不同琵琶有不同的特點就像人聲一樣,有的是女高音,有的是男中音,像滿瑞興大師做的“妙音寧心”,它比較適合彈古曲,它比較渾厚,中低音部分比較突出;“慧靈天星”高音部分比較亮,彈現代作品比較好聽,剩下的兩把小葉紫檀的琵琶就比較中和,一般彈大型作品就會用那兩把,看心情吧。
▲趙聰原創作品《絲路飛天》獨奏版,在這首作品中,她靈感迸發,誕生了一個新的指法“颼”即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反扣住二三四弦,從琴頭飛速的滑向琴尾,蒼勁有力、古樸神秘。
4.與年歲和解
10. 你覺得老一輩大師對琵琶傳統傑作的演繹,和當代演奏家的詮釋視角相比,有什麼不同嗎?比如春江花月夜這部作品。
我覺得就像茶一樣,龍井就是新的好,比如年輕人彈些新的作品、快速的東西,那就是新的好;有些普洱是越陳年越好,越醇厚越有時間的積澱越好,所以如果那種普洱茶是新的就永遠達不到久遠的厚重效果。老先生彈琴,一出手就是帶著時間、帶著濃厚傳承的味道,年輕人是打死也學不到的,也不要想自己可以達到,不可能,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東西。
有些東西不要強求,就是需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是要經過沉澱的,這是無法逾越的東西,所以我把《春江花月夜》現代化演繹了,但是我也從來沒想放棄彈傳統的《春江花月夜》,一年比一年更有味道,會一直彈下去。
11.演奏時純粹的狀態,越有豐富的舞台經驗越難達成,對此你是怎麼看的?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笑)。在我小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外界乾擾,可以很容易地達到那種純粹的狀態,再過了一段時間,就要開始在舞台上尋找一種所謂的投入,或者說迎合觀眾;慢慢得,又找到在舞台進入那種無人的境界,但是又特別害怕別人打擾,所以就特別理解穆特有一次在舞台上就急了,就因為有人對著她照相,特別容易“走火入魔”,你很想進入那個境界,但是總有人打擾你就會覺得很抓狂;等到現在 更加隨性和隨緣,舉重若輕吧。
5.給青年人的話
12. 你也有自己的樂團,近些年你也常與年輕音樂家合作演出及錄制唱片,與年輕樂手合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年輕的樂手缺乏很多的舞台經驗,會受環境、心理的影響,波動很大,但是就像前面說的,因為年輕還容易進入到某一種狀態,純粹的技術也更加的熟練,確實是需要幫助、陪伴他們成長。
13.你認為年輕的音樂家在發展自己的演奏事業時,是否需要有一定的“野心”或目標?
在一定的年齡下,我覺得是一定要有的,對音樂的那種執著和在舞台上的表現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些頂級的演奏家內心必須有一種強烈的表現欲望,因為這畢竟是一個演奏專業,但是經歷過浮躁期後再沉澱下來,會發現不是非得蹦的高別人才會看到你,只要內心充滿了對音樂的真誠,日積月累,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
©百度秒懂,聽趙聰介紹琵琶
更多橄欖原創采訪
(點擊人名查看文章)
舞台藝術家
作曲家
||| (2)
指揮家
| | | | | |
| ||
鋼琴家
郎朗(1)| | | | ||
|| || | |
| | | | |
音樂教育
|| 周希希| 趙陽明天| | |
小提琴家
大提琴家
聲樂藝術家
其他音樂家
馮滿天 |湯雲理| |
學者&樂評人
錢世錦| 林宏鳴| 王勇|楊燕迪| 顧超| 焦元溥|
音樂廳&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