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松與海頓的羈絆?在薛穎佳鋼琴獨奏音樂會中找到答案!


3月
30
2022

2019年,是兩位大師的紀念雙整年

——

門德爾松誕辰210周年

海頓逝世210周年

想知道門德爾松與印象主義的關系?

想知道他與貝多芬、海頓間的千絲萬縷?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門德爾松與他前輩們的故事

1.跨越時空的百年之約

莫奈《鳶尾花》

門德爾松的音樂是抒情風景畫式的,是繼承了古典主義嚴謹的結構邏輯內核,也糅合了浪漫主義的幻想與抒情。“音樂能給靈魂帶來千般好處,這是詞語辦不到的。”

於門德爾松而言,談論音樂是極為困難的,相較於有些意蘊曖昧且含糊的語言來說,他更傾向於用音樂表達情感。因此在這個人人都創作鋼琴小品的時期,包裹著詩意、歌唱性且蘊含著豐富表達的鋼琴曲集《無詞歌》橫空而出。

分為八卷出版的48首《無詞歌》形式精致、小巧,旋律精美、優雅,沒有歌詞卻可以對每個人說出同樣的話,喚起同樣的感覺。也因此無論是在《無詞歌》誕生的年代還是200年後的今天,這一鋼琴小品始終以其平易近人而詩情畫意的氣息而廣為流傳。

對門德爾松而言,古典主義的均衡、對稱都凝練出他對音樂創作的審美,而巴洛克的對位與宗教精神則更令他神往。因此門德爾松以作曲家之外的另一個身份——指揮家,在1829年3月11日他改編並執棒指揮了巴赫這一部在其生前並未得到重視的鴻篇巨作《馬太受難曲》。

正是距離這部作品誕生的百年後,這場成功的演出再一次將世人的目光投射到這位巴洛克的音樂巨人身上,引發了浪漫主義時期的“巴赫熱潮”,而這一天甚至作為巴赫被“重新發現”的日子被載入史冊,門德爾松與巴赫的名字也就此被關聯了起來。

門德爾松對巴赫的致敬不僅在於《馬太受難曲》的複興,也存在於鋼琴作品的創作中。巴赫在《平均律鋼琴曲集》中將“前奏曲與賦格”的複調音樂形式推向巔峰,這一套在24個大小調上的實踐成為複調作品中不可逾越的傑作。

隨著主調音樂的興起,“前奏曲與賦格”的形式似乎被懸置在了巴赫的作品中,直到1827年,第一集《平均律鋼琴曲集》完成的105年後,門德爾松選擇繼承巴赫的風格特點,以傳承巴洛克的對位創作手法完成了《六首前奏曲與賦》(Op.35)的第一首。

2.以音樂為名的題獻

作為音樂作品的副文本,“題獻”常常隱含了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其中包含的情感意涵也將音樂家或是音樂事件互相關聯起來,“題獻”也常常是作曲家表達崇拜與敬意的最完美的方式。

門德爾松的《嚴肅變奏曲》有別於《無詞歌》的小巧,這部結構較為龐大的鋼琴作品是門德爾松充分展現其創作才華與古典修養的嚴肅作品。

1841年為紀念貝多芬並籌集貝多芬紀念碑的資金,門德爾松創作了這首名為《嚴肅變奏曲》的鋼琴作品,而在變奏曲這一體裁中,巴赫的《恰空舞曲》或許是最被人熟知的作品之一。

“恰空”是一種固定和聲的變奏曲形式,而正是這首巴赫創作於小提琴上的單行譜的短小作品,卻以跨越了時空並不受樂器的限制,寫出整個具有最深邃思想和最豐富的情感世界。

米開朗基尼演奏布索尼改編版巴赫《恰空舞曲》

鋼琴作品中“題獻”的情況則更顯著的見於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創作中,32首鋼琴曲中大部分的作品都被附上了題獻給朋友、老師、愛人的副標題。其中獻給他波恩時代給予他經濟與內在精神雙重支撐的朋友華爾斯坦伯爵的《第二一號“黎明”奏鳴曲》,成為貝多芬最負盛名的鋼琴奏鳴曲之一。

在這首鋼琴奏鳴曲中,以“音樂從一個小核心中動態地成長起來”的音樂發展手法也更加清晰作為音樂邏輯發展的方式被貝多芬運用,而古典音樂語言更被充分的運用與延伸,追溯其源頭,正是貝多芬對他的老師——海頓創作方法的傳承。

自1792年至1794年,貝多芬追隨海頓進行創作學習,僅兩年的學習也最終因海頓繁忙的工作與創作觀念的分歧而“不歡而散”,但1796年貝多芬首次公開發表了鋼琴三重奏以題獻給自己的恩師海頓,可見貝多芬與海頓始終在音樂創作上的互相尊重與惺惺相惜。

作為“交響樂之父”與“弦樂四重奏之父”的海頓,在鍵盤音樂的創作上仍然是無法忽視的,鋼琴作品的創作與海頓而言是更為私密而直接的表達。

創作於海頓62歲高齡的《C大調鋼琴奏鳴曲》是其最具難度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鍵盤作品之一,這部寫於晚期的作品仍舊秉承了海頓熱情、別致的音樂風格,以及始終對於鋼琴以及奏鳴曲形式的探索,這也正是海頓持久而不斷進步的創作生命。

3.鋼琴家的傳承與求索

▲2011年薛穎佳於深圳音樂廳演奏

海頓《C大調奏鳴曲》Hob.XVI No.50

在人才輩出的中國青年鋼琴家的行列中,薛穎佳似乎有些過於低調,而在某次采訪中,他面對“音樂家除演奏外還需要做什麼”這一問題時,給出了“傳承”這一有些令人意外的答案。

作曲家的傳承體現於創作技法與思維的延續,而對於演奏家而言,傳承則代表了演奏時准確的傳達作品內涵,並在音樂會的曲目設計上表達對古典音樂的理解與思考。

在“致時代的開創者Ⅱ:傳承”音樂會中,他將四位分屬於三個重要時代的作曲家:巴赫、貝多芬、海頓、門德爾松串聯起來。

音樂會曲目設計的精巧之處,不僅僅在於歷史上這些作曲家之間的淵源故事,更在於8首鋼琴作品之間音樂內部的呼應,包括調式、體裁、創作手法等更深層的傳承,這也是薛穎佳延續了首場“致時代的開創者”音樂會中對作品的解密方式並進行的再一次深化。

始終追隨大師的腳步,踏實的完成每一部作品的演繹,這是作為鋼琴家的薛穎佳借門德爾松誕辰210周年海頓逝世210周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傳達對於古典音樂的深切致敬,以及他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中,多年如一始終堅守的對鋼琴演奏的執著。

致時代的開創者Ⅱ:傳承

薛穎佳鋼琴獨奏音樂會

時間:2019.12.14 周六 19:45

地點: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演藝廳

票價:VIP380/ 280/ 180/ 80元

曲目

門德爾松《無詞歌》Op.19 No.1

《無詞歌》Op.38 No.3

巴赫《E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 855

門德爾松《E小調前奏曲與賦格》Op.35 No.1

門德爾松《嚴肅變奏曲》Op.54

巴赫-布索尼《“恰空”舞曲》BWV 1004

中場休息

海頓《C大調奏鳴曲》Hob.XVI No.50

貝多芬《C大調第二十一號奏鳴曲“黎明”》Op.53

購票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