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了2700多個王

5月
10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蘇萱秋


陶唐氏
提到太平天國內部的混亂,就不得不說太平天國在爵位上的怪現象。
在漢代一個侯爵都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爵位,所以有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提法。但是,到了太平天國,居然有大大小小2700餘人被封為王爵。而且,能夠獲得王爵的人絕對體現出所謂的"終身平等"的原則,上到擁兵自重獨當一面的大將,下到看守城門的小吏,都能夠混個王爺噹噹。由於王爺越來越多,為了以示區分,太平天國將這些大大小小的王爺分為了多個等級,那些沒有名號的只能稱之為"列王",還有更此一等的則被稱為小王。為了將小王與列王以及更高等級的王進行區分,就在其王冠上"王"字上面加個三個點來表示這就是小王。

太平天國後期,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王爺,除了其內部腐敗,據說只要花錢就能夠封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就是洪秀全的猜忌之心。自"天京事變"之後,洪秀全為了穩定軍心和民心,同時也為了平撫各方對於他封自己族弟洪仁玕為干王的不滿,先後封封陳玉成為英王、李秀成為忠王、蒙得恩為贊王、李世賢為侍王、楊輔清為輔王、林紹璋為章王。這些人都是獨當一面手握重兵的大將,為了避免再出現類似楊秀清和韋昌輝那樣尾大不掉的情況。洪秀全開始,將這些大將首先的將領們也封為王爵,進行相互牽制,相互制衡。所以,在太平天國後期,不遵守主將作戰命令的現象時有發生,比如在第二次西征過程中,李秀成就不聽洪仁玕的命令遲遲不帶兵西征與陳玉成進行配合,導致太平天國在戰場上處處被動。同時也有了各王爺之間為了擴大勢力,相互火併的事件出現,比如康王汪海洋就刺殺了侍王李世賢,吞併的他的人馬。

其實,這種濫封諸王的行為,雖然增加了太平天國的混亂,但是如果有一套完整的官職機制,或許就能夠減少這種混亂帶來的弊端。比如,太平天國永安建制之時,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太平天國出了六個王。但是,卻忽視了太平天國此時完善了五軍主將制和軍師負責制。五位王爺,擔任了前、後、左、右、中五個主將的職務,同時東王作為中軍主將和左輔正軍師節制諸王。但是,在這一輪大封諸王過程中,洪秀全將軍師這個職務交給了一介書生,還是寸功未立的洪仁干,必然引發各實力派的不滿。同時,在分封各王時,又沒有明確王與王之間的管理權和職務劃分,這直接導致了太平天國的軍事基礎完全崩塌。

當然,太平天國的爵位之亂,不僅僅體現在王爵這裡,爵位等級上也是極為混亂。在太平天國初期,僅僅只有王爵和侯爵兩級,能夠獲得爵位的人也寥寥無幾。其他諸人,不過是擁有丞相或者檢點的官職而已。比如,太平天國著名的大將羅大綱、林鳳祥等人都擔任丞相等職務,林啟榮、陳玉成等人都擔任檢點等職務。但是,隨著太平天國政權的穩固,在爵位方面體現出洪秀全巨大的創造力。太平天國的爵位並沒有按照"王、公、侯、伯、子、男"這樣劃分,而是劃分為"義、安、福、燕、豫、侯"等6級。

這些爵位的來歷,其實是以被削之王的爵號加上原有的侯爵設立。其中的豫和燕,原本是豫王胡以晃和燕王秦日綱的爵號,結果兩人一個在西征過程中病死,一個在天京事變中依附於韋昌輝,所欲先後失去了爵號。而"義、安、福"這三個個爵位,則關係到了三個王爺。天京事變後,洪秀全讓石達開主政,但是又不信任他,所以將自己兩個哥哥洪仁發和洪仁達也封為了安王和福王,對石達開進行牽制。結果,石達開含憤出走,洪秀全為了顯示自責,將石達開封為"義"王,同時消去了自己兩個哥哥的爵位。結果,石達開沒追回來,兩個哥哥的爵位也沒保住。於是,將他們的爵號"義、安、福"和之前的"豫、燕",再加上侯,湊成了六級爵位。
不過,這還沒形成太平天國爵位的等級。因為,在此之後洪秀全又對官職進行了一次大調整,增設掌率、統管、儘管、天將、朝將、主將、佐將、神使、神將之官職。按照洪秀全的理論,這些官職地位在"義、安、福、燕、豫、侯"六爵之上。這就讓人奇怪了,官職是官職,爵位是爵位,官爵不分必然引發各種混亂。但是,洪秀全並不管那麼多,將"天將、朝將、主將"也劃為爵位等級。這樣,太平天國形成了"王、天將、朝將、主將、義、安、福、燕、豫、侯"共10級爵位。
如此看來,太平天國不僅僅是濫封諸王,而且存在著官爵不分,職權不明等諸多問題。所以,太平天國的敗亡,其自身問題要遠遠多於外部壓力!

延伸閱讀

考古學家感到詫異

出征不是迷路就是全軍覆沒

臨終時說出三十年前犯下的罪孽

文摘,犀利的眼睛+膽大心細敢下手=成功

探詢什麼運動對慢阻肺患者有益?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