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收藏茶葉?淺談茶葉收藏的特殊性!讓人驚訝

2月
29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方夢靜


時尚與攝影的歷史
對於收藏,我自知淺薄。
淺薄之意在於不夠講究,不講究也就意味著對收藏文化不甚了解。
是的,收藏是需要文化支撐的。
文化,不代表藏品的物理價值,卻決定藏品的商業價值。
但我愛茶,因為愛茶,自然也存茶,存茶也屬於收藏的範疇。

只不過,茶之收藏不同於其它藝術品和古董的收藏。一般而言,藝術品和古董的收藏只能感官欣賞,不能消耗欣賞的,其結果往往建立在感官刺激的基礎上的,因為文化暗示而起的心理愉悅。茶之收藏不同,它們賦予收藏者的感官刺激屬於消耗型的。因為再好的珍稀茶品,也只有在水、器與熱的宣洩下,其美才能氤氳而起;其美,也只有在知味茶人的品鑑下,其真才能溢於茶道。
這樣一來,茶之收藏也是需要文化支撐的了。而且相比於藝術品和古董的收藏,文化支撐的意義更為顯赫與重要。

如果說,收藏是文化支撐下的行為結果,那麼,文化是行為者對生活講究的結果。
有了這個邏輯,我可以分析自己之所以會收藏茶的潛意志了。
首先,我愛茶的事實很清晰,喜歡而已。
但我又因此做茶,於是過程變得些許複雜。在某些純粹者眼裡,我之愛茶有待商榷。

其實,喜歡之初,一定是單純的。可以說,絕大多數人的第一次喜歡體驗,都是好奇和心動的結果,都不應該過分解讀其中的原由。至於喜歡之後的各種心理的化學變化,不過是建立在喜歡基礎上的移情而已。但喜歡就是喜歡,心動的結果早已在歡喜的那一瞬間簡單而永恆地存在了。
其次,對於茶,我是發自內心地講究。
講究這種情緒一定被放大,就容易矯情。我正是因為喜歡茶,又過於矯情,所以在各種尋茶不盡人意之後,只能選擇自己做茶了。愛茶跟做茶不同。愛茶只需欣賞就好了,坦蕩而純粹,做茶既需要欣賞又需要研究,勞心又勞力;愛茶簡單,知其然可以不知其所以然,做茶複雜,知之過甚,難以釋懷。

顯然,無論是愛茶還是做茶,喜歡是第一要素。
因喜歡而愛茶,無論愛茶持續的時間或長或短,都是真切的,都是發自內心的存在。
後來,因為愛茶而存茶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愛,是一種強烈的情感,是歡喜過後的後遺症;愛,也是一種心理狀態,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質。心理學以為,愛有三個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在意、包容、體諒。愛茶如此,存茶亦如此。
愛上某款茶之初,一定是茶人與茶遇見而心動的結果,於是有了「在意」;等「在意」之因緣足夠安靜,並演化成一種細水長流的審美關照,於是有了「包容」;等「包容」在彼此磨合反覆中達成一種理解共識,於是有了「體諒」;等「體諒」如儒家之「恕道」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存茶,勢在必行也。
不難看出,上面對於「存茶」過程的心理描述是天真而理想的。天真,是因為它試圖擺脫商業邏輯的影子;理想,是因為它漠視存茶「增值」的普遍認知。
當然,筆者很清楚什麼是商業之邏輯,筆者也很明白「增值」對於存茶的意義之重大。但筆者更明白,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存茶」是有悖「愛茶」之初心的。試想,如果因為「增值」之預期,品茶之「審美光照」如何來?如果沒有審美光照,品茶又意欲何為?
有人曰:之所以愛茶,就是因為存茶可以「增值」。筆者曰:也可,心累而已。心累,就會精疲力盡、不堪重負,到頭來不勝其煩;心累,就無法杜絕隨時可以冒出的邪念,而遠離本來的善和愛。如此「愛茶」,情何以堪?

我更情願雲淡風輕下的存茶「增值」。這樣的「增值」不是心累的結果,而是愛與日俱增的結果;這樣的增值並非苦苦期許的結果,而是時代變遷,經濟規律下細品慢鑒的結果。至於增值的方向是正或負不重要,重要的是「愛茶」之情結越陳越香就好,重要的是「存茶」之心意越久越澄澈就好。

至此,本文之意昭然,恰如王維詩云: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延伸閱讀

張旭《古詩四帖》

古老詩國的心靈秘語——與著名作家張煒共話《詩經》

導航謝賢向慶譽撒嬌求照顧

而不是才華橫溢的曹植?原因很簡單

文摘,99版5元為什麼值得收藏?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