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令唐太宗執迷不悟?

1月
31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何風美


人生隨筆

自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正式登基為唐太宗之後,這位自認英明神武的皇帝一邊在勵精圖治,一邊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個人經歷。自唐取代隋朝以後,當年隋煬帝留下的大運河和征戰高句麗也被唐太宗一併繼承下來,唯一的不同就是兩人選擇的方式不同,最終就取得不一樣的成果。
在唐朝建立初期,對外都是講究以德服人,先禮後兵,但是對待不聽話的小朋友,為了彰顯自己的「肌肉」,唐朝從不吝嗇。其實早在武德年間,高句麗就年年進貢唐朝,希望能抱住唐朝大腿,畢竟當年隋朝儘管打輸了,但是其彈丸之地根本無法和中國相比,還是會被打怕的。
平平安安二十年,總有賊人謀害朕!咋們發展經濟,增強國力,高句麗卻總想搞事情,權臣蓋蘇文殺死容留王高建武,甚至阻斷新羅朝貢於唐朝的通道,小弟之間打架沒關係,但是卻想趁老虎打盹的時候摸虎鬚,這下老大哥唐朝不樂意了,如果說事情僅僅如此還無法讓唐太宗下定決心一定要吧高句麗打趴下。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貞觀十七年……九月,庚辰,新羅遣使言百濟攻取其國四十餘城,復與高麗連兵,謀絕新羅入朝之路,乞兵救援。上命司農丞相里玄獎齎璽書賜高麗曰:「新羅委質國家,朝貢不乏,爾與百濟各宜戢兵;若更攻之,明年發兵擊爾國矣!
大哥勸架沒想到小弟卻想連大哥一起打。高句麗不但與百濟聯兵,進攻新羅,還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國與唐的關係,大有要抗衡唐朝之勢。唐太宗決定對高句麗用兵。
如果說高句麗的不屈服只是導火線,那麼這兩個原因就是唐太宗不得不出兵的理由:
1,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高句麗地處東南亞,自南北朝時期逐漸發展壯大,身子骨強大了就想出去惹事,卻碰到了硬骨頭曹魏政權,一度被打的生活無法自理,趕緊俯首稱臣,一直這樣延續到隋朝時期,高句麗好了傷疤忘了疼,搶占了遼東地區,最後還搞得隋朝亡國,這樣一個禍害唐朝必然不放心放在身邊,而且唐太宗雄心壯志甚至好大喜功,對高句麗搶走的遼東地區自然是念念不忘。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東夷》十九年二月,帝自洛陽次定州,謂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本來唐太宗對小弟搶走屬於自己的底盤就不開心,高句麗卻還不知足,妄想合縱連橫反抗唐朝,吸取了隋朝的經驗,唐太宗更是信心十足一點不含糊。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 :上曰:「……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朕今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豈比隋之行怨民哉!」

2,內部黨派矛盾激化,削弱世家貴族
隋唐的建立都離不開關隴集團的背影,在那個誰有軍權誰就是爸爸級別的世界,隋朝知道自己的發家之路,自然不想有人走自己的老路,挖自己的牆角,所以在隋唐這兩個朝代,分化世家權利一直都是統治者的心病。
隋朝選擇了大刀闊斧,強硬實施了科舉制度,但朝堂高層具是世家子弟,科舉的效果讓隋煬帝挺失望的,再加上旁邊高句麗的不斷尋釁滋事,發動對外戰爭既可以削弱世家手裡的兵力又能建立豐功偉業,何樂而不為?但他萬萬沒想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量的徵用民力以及對待世家過於剛硬的態度讓自己先走向滅亡。
到了唐朝,關隴集團的勢力達到了頂峰,他們輔佐出來隋朝,也幫助李淵打敗了隋朝,關隴集團的存在是帝國身上的毒瘤,但又是唐高祖李淵最大的助力,後面李世民之所以能發動成功玄武門之變則是依賴于山東集團,由此足見世家集團的權利之大。
唐太宗繼位以後,通過自己出色的政治手段,一手將山東集團扶持起來,但是關隴集團仍牢牢把持朝政,其中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團隊最為勢大。而唐太宗作為出色的政治家自然是知道一味壓迫必然出錯,但是內部矛盾以及他自己的追求讓他並不能給關隴集團喘息的機會,唯有將矛盾轉移到外族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就有了唐太宗三征高句麗,讓世家看到封爵拜侯的希望。
其實在唐太宗看來,能夠征服高句麗是莫大的榮耀,歷史中的唐太宗給我們留下的是完人的影響,他如此營造自己的形象也足以證明他對名聲的看重,那麼晚年的他好大喜功並無不可能,畢竟隋朝兩位皇帝做不到的事情讓自己做到了,但他萬萬沒想到這場戰爭勝利的如此慘烈,以至於本被他看做」絕世武功「的輝煌事跡會是一生敗筆!

延伸閱讀

中國首位太空人評價神舟飛船現在是轎車

都是什麼人收藏古董你知道麼

洈水獨天驕造化鍾神秀

一輩子都要讀誦《地藏經》

磁鐵可以只有一極嗎?它或許能打開萬物理論之門有圖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