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嘴打架中

1月
22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方夢靜


學佛修緣
學佛的人自己要從煩惱里超越出來,但是自己又不要怕,如果遇到煩惱、複雜、羅嗦的事,就害怕、躲開、走得遠遠的,那佛法有什麼用呢?佛法是要化解這些煩惱,凈化這個世界的。
文:凈慧長老

輪迴並不是要死了以後才有,意念當中就有輪迴,只有從一念當中去認識輪迴,輪迴的意義才真正是實在的。如果想到死了以後再去輪迴,那不親切,大家好好體會這個道理。所謂念念生滅,就是念念在輪迴,這樣去體會輪迴,你對生命就有實在感、真實感,你的生命就能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一念具足十法界,念念在遷流,我們的心究竟要穩定在那法界呢?從修行的要求是要見道,見道就是見到一種境界、一種方法,見到諸法實相。見道就是見法,見法就是見緣起,見緣起也就是見法、見道、見自己的真如佛性。
從見道的角度來看,修行的要求是希望把我們的生命、當下的這一念要安住在諸法實相的境界上,要讓我們的心心念念都能見法,心心念念都在現法樂住當中。能夠把握到這樣的程度,修行的真實感、真實體會,才能現前,否則,修行的真實感、受用就不能現前。
修行受用的本質是什麼?是不被一切所迷惑,在一切的境界當中都能作得了主、當得了家,所謂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
說到一切境界,就包括聖與凡、善與惡、好與壞兩種境界,是在這兩種境界裡作得了主,都能超越。不是說在好的境界就不要超越,在好的境界裡也要超越。只有不斷地超越,你才可能不斷地提升、進步,才不會被法的執著所困擾。因為既要破我執,又要破法執。你想安住在好的境界,那就是法的執著,你要安住在那裡,就沒法進步,所以要不斷地提升。
菩薩證得的涅槃叫無住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是無住的心、無住的境界。只有這種無住的境界,才能超越相對,超越一切的對立面。世界的一切就是這二元對立的東西,它把我們限制在一個框框裡,透不過氣來,我們一旦超越了這種對立,那就是天高任鳥飛,也就是所謂桶底脫落,就是從雞蛋殼裡逃出來了。所以,修行用功既希望得到好的受用,好的境界,又不能得少為足,不能貪戀好的境界。
修行不容易,學佛法不容易,要把佛法用得上更不容易。我們有的人也懂得一點點佛法,不管是出家眾,還是在家眾,但理解的知見是有稜角的東西,而圓不過來,圓不了,走到哪裡就都有障礙。佛法要圓融,只有圓融,才能超越得了;也可以說只有超越,才能圓融。

我們要知道佛法是專門對治煩惱的,是專門救度苦難的眾生,是專門要在那個不乾淨的地方起作用,就是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也即「煩惱無盡誓願斷」的這種菩薩精神,要做到在塵不染塵。所以,學佛的人自己要從煩惱里超越出來,但是自己又不要怕,如果遇到煩惱、複雜、羅嗦的事,就害怕、躲開、走得遠遠的,那佛法有什麼用呢?
佛法是要化解這些煩惱,凈化這個世界的。佛法學了要能用得上,要在最困難、最煩惱的時候,在最需要佛法的地方用得上。
我們有的人總認為,佛法另外有一個什麼東西在那個地方,其實佛法就在生死煩惱、吵嘴打架、一天到晚的煩惱當中。佛法不在釋迦牟尼佛那裡,佛陀已經將這個法教給了我們,就是要轉煩惱為菩提,化穢土而成凈土,轉娑婆而成極樂。
六祖大師說得最徹底:「佛法在世間。」離開了世間法便沒有出世法,離開了煩惱也沒有菩提,如果離開了煩惱還有菩提,那這個菩提又成了一種障礙。把煩惱化解了,你就超越了,所以涅槃是煩惱的止息,煩惱止息就是涅槃了。
要不要住在涅槃里?大乘菩薩無住涅槃,不住在涅槃里,還要現生死相來教化眾生,十法界哪裡需要就到那裡去,就像觀音菩薩那樣。學佛法一定要把這個思想超越、再超越,一層層地突破,一層層地提升,你這樣才有力量,才會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而不動搖。

佛教將金剛比喻我們的般若智慧,智慧就像金剛一樣能破一切,金剛能夠摧毀一切而不被一切摧毀。所以,修行一定要發大心,要有大的氣量,古人說大機大用,沒有大機就沒有大用,大機就是大的氣量,大的氣量就是廣大深厚、無上的菩提心。有多大的心、發多大的心,就能消融多大的煩惱;你不發心,你的煩惱就水遠在;你發小的心,就只能消融一點點煩惱。
所以我們要發無上的心,發無上的心就能證無上道,發了無上的心就能摧毀一切的煩惱,就能證無上道。
編者微信:Hejiazhai01

延伸閱讀

昔日高冷紫禁城「飛入」尋常百姓家|70年70人·

20萬銀元買一篇文章?梁啓超污衊了袁世凱別出心裁

鏡頭裡的美早春二月

打造一面綠色植物牆!

他又怎麼在罵聲中屹立不倒的?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