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的書法表現與心理洞悉

1月
16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方安宜


書畫相約
<一>《節夫帖》:此帖是蔡京的一幅手札,隨意的信札當中往往體現出作者的真性情,這是賞帖之共識,也是大多數名帖為此之所在。這幅作品將蔡京的性格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傳承中無疑是受到了「二王」的影響,同時個別的筆畫中又借鑑了米芾的寫法。然而蔡氏元素的加入,將二王的端平正被他右上的峭拔所取代,米芾的瀟洒從容,天真爛漫卻反而不見其蹤,取而代之的是清高孤傲,不落俗從。結字方面筆劃輕重不同,出自天然;起筆落筆呼應,多樣統一;分行布白,每字每行,信手拈來卻又是如精心安排,左顧右盼之中求得前後呼應,達到了氣韻生動的境地。
作品的字間連筆是其一特色,、的拋線妍姿;、的直連果敢;的起伏洒脫,動感趣意而生。從此尤見,蔡京的立體維度思維,他的內心世界是無比的豐富多彩。
蔡京
《節夫帖》
<二>《宮使帖》: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幅蔡京作品,老辣的線條,以側鋒呈現整個字體的輕韌勁健,字體重心向右上的傾斜,可以看出蔡京內心的主見堅定,完全沒有那種隨波逐流的思維方式。線條行筆極快,而又能照顧到每一個字的氣韻結構,足見蔡京的智商之高,基本功的紮實。字形右上舒展右下空虛,從心理學分析他的性格是有偏激之處的。再看他的幾個連筆,與《節夫帖》不同的是採用了細提的寫法。特別是二字,原本交待清晰的連筆在這裡直接採用了「一筆兩用」的寫法,用一筆寫成了馳字「馬」旁上部的豎,與字的筆畫牽引交接,隱若的內心,高超的技法。
蔡京
《宮使帖》
<三>《王希孟千里江山圖跋》:現在的央視熱播的《國家寶藏》第一集中,對此就已經有所介紹。這樣的跋語雖然也是隨意而書,但是我們仍然可見他的書法深湛的功底。捺畫多在收筆處出尖,使到整個字的感覺不是渾厚含蓄,而是勁健爽利。保持著右上的傾斜傳統,而重心卻在左右變化,幾分活潑的感覺油然紙上。與堂兄同是書法大家的蔡襄相比較,蔡京多的是個性,蔡襄更多的是傳承。雖然是同宗兄弟,亦是同為朝官,蔡京的內心無疑更多抱負,或者說野心。
蔡京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跋》
<四>《聽琴圖題詩》:《聽琴圖》是宋徽宗的繪畫代表作之一,而宋徽宗也是歷史上的書畫名家,自己的畫讓蔡京題詩,足見其對蔡京的信任和對其書法的認可。這首詩的用筆清秀娟麗,疏朗大度。蘇軾的逸趣、黃庭堅的舒展、米芾的快意都在此化作無痕的統一。字是好字,然而卻給人以一種太過的刻意之感。也許是為皇帝題詩的謹慎,謹慎的四行七字都排列的太過有序了,不得不說蔡京此人功於心計。
蔡京
《聽琴圖題詩》
<五>《大觀御筆記》:宋徽宗所創的瘦金體,不少人都有過臨學。對於最高統治者書法的臨學,其實某種程度已經是超越了書法本身,許多朝代許多人都有如此之經歷,如和珅學乾隆,或者是現代的江青學毛澤東等等。蔡京也不例外,但是他有其獨特之處,某些筆畫時完全照搬。而有的,例如起筆收筆瘦金書是帶鉤帶點,而蔡京卻依舊以傳統寫法而書之。而自形結構上,既不是瘦金也非傳統,而是用左低右高,左收右放所產生的一種峭拔生澀之美,這是他的特色。雖然符合,但是我也應該有自我,筆墨心聲。



蔡京 《大觀御筆記》
<六>《大觀聖作之碑》:這是宋徽宗趙佶親手書寫的御製之碑,碑額由蔡京題寫,由當時的書法臨摹高手李時雍摹寫上石,經由人工石刻而成。在宋代公認的擘窠大字寫的最好的是兩位:一位是南宋的書法家張即之,另一位就是蔡京了。尤其是蔡京的榜書,在當時幾乎無人匹敵,無論筆法還是字勢,都充滿了雄渾的氣魄,氣質與氣魄同在,是書法中最難表現的,尤其是大字更甚。這六個字中鋒用筆,力透紙背,勁健挺拔,渾厚剛強,通篇無一處題額最易犯的呆滯之病,鬆散之形。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蔡京當時題寫時的情景:雙手握筆右手在左手下,右手主握筆桿中上部,拳心向身內,字隨身動,身形果敢,內心堅定。


蔡京 《大觀聖作之碑》
我們看蔡京傳世不多的書法作品時,凡是寫第一人稱的「京」「臣」等字之時,無論在哪裡都會寫的比其它字小。這個謙遜,或者是出於對皇帝,亦或者是對書法藝術,在國學的浩瀚文化中,誰都是那麼的渺小。

延伸閱讀

怎麼說刪就刪了端午節白過了?網友

美國為什麼喜歡到處打仗卻不吞併一寸土地?俄羅斯卻

頭條新聞,蔣介石與唐生智都在算計什麼?

揭密幫你省下一輛車

頭條新聞,中國唯一一枚「皇」字命名的錢幣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