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籌碼十分接近啞口無言

12月
31
2019


分類:歷史
作者:施凡荷


鄧海春
崇禎帝的一生十分悲涼。當年皇太極曾主動向明朝和談,但崇禎帝堅決不同意。對此人們不禁發出疑問:崇禎帝這麼懂得隱忍的人,怎會不知臥薪嘗膽的道理?更何況皇太極提出的議和條件從長遠來看一點兒也不吃虧。
先來看看皇太極提了哪些條件?《清太宗實錄》記載道:
1、兩國有吉凶大事,須當互相遣使慶弔;
2、每歲明朝饋清國金萬兩,銀百萬兩,清國饋明人參千斤、貂皮千張;
3、清朝一方的滿洲人、蒙古人、漢人,朝鮮人進入明境者須捕送於清;明之叛人進入清境者亦須捕送於明;
4、各君其國,以寧遠雙樹鋪中間土嶺為明國界,以塔山為清國界,以連山為適中之地,進行互市貿易。

從以上四個條件來看,皇太極的要求並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認其地位並與其劃地而治。尤其是在明朝大將洪承疇於松錦之戰被俘,明軍精銳損失殆盡的情況下,明軍不僅無力招架兇悍的滿清騎兵,就連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也難以平定。據載明朝末年的軍事開銷龐大,與皇太極和談能省下不少錢。崇禎帝完全可以暫時低頭,先處理好內部問題,然後養精蓄銳重新奪回領土。不過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看法,對待歷史問題得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設身處地考慮崇禎當時的境況。
一、銘記歷史
明朝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強硬的朝代,幾百年來從未向外族低過頭。不論是滅國之災,還是土木堡之變,明朝歷代君主都抬頭挺胸、直迎外敵。暫且不論對錯,這種強硬不屈的態度頗有英雄氣概。而這一態度主要源自朱元璋就「兩宋一味求和退讓,最終滅國」得出的經驗。他將此經驗傳授給後代,並要求他們銘記於心且世代相傳。有宋朝的前車之鑑,想必崇禎帝很難相信滿清的和談。
二、崇禎缺陷
另外崇禎此人十分好面子,且沒有承擔責任的魄力。崇禎的自負是眾所周知的,他從來不相信任何人,整日無端猜忌。當年大將軍袁崇煥鞠躬盡瘁、一心報國,只因皇太極毫無根據的挑撥,被崇禎處死。袁崇煥枉死後明朝與滿清的戰役節節敗退,這時崇禎才意識自己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可他沒有從自身找原因,而是責怪身邊的大臣。後來李自成兵臨城下,他懸樑自盡,臨死前還寫下「大臣誤國」的遺言。如此看來面對皇太極的示好,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輕易相信,然而實際上他曾經妥協過。
三、滿堂大臣不贊同
其實早在崇禎十年(1637)三月,時任兵部尚書的楊嗣昌對崇禎帝提出:「大明若亡,必亡於流寇」,只有「安內方可攘外」,應當採取」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術。崇禎帝聽後覺得十分在理,願意一試,但並不十分重視,只讓楊嗣昌的手下前去談判,但以失敗告終。後來皇太極以松錦之戰的勝利為籌碼與明朝和談,崇禎經過再三衡量同意談判。不過他並沒有公開,而是秘密進行。或許他始終覺得這是賠款割地的恥辱之舉,要是被朝堂百姓知道,他將顏面無存。所以他只派遣了陳新甲、馬紹愉等人前去議和。原本這一切進行地十分順利,只可惜和議內涵被陳新甲的書童當作手抄報抄了下來並傳了出去。這麼一來,原本的秘密議和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整個社會都沸騰了。滿朝文武皆反對,民間百姓更是罵聲不斷。面對輿論與朝堂的壓力,崇禎只好拒絕和議。
如此看來,議和的失敗不是崇禎一人的責任,而是王朝運行到一定時期的命數。

延伸閱讀

給你意想不到的時尚驚喜

絕不再生了指南

美軍用噴火器燒成碳

哪個國家最難滅?哪個國家最容易滅?大代誌

誰接任弼馬溫?此人早就處心積慮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