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八美:古、深、雅、健、瑰、奇、精、宏


7月
06
2022

中國現有四百多種樂器,為這些樂器譜寫的樂曲數以萬計,何以只有古琴獨獲此殊榮?這要從古琴所獨有的文化特征和社會功能等方面尋找答案,全面闡述需要寫很多本書,簡單說,可以概括為古深雅健瑰奇精宏八個字。

一、古

古琴文化源遠流長。我國古籍中許多關於古琴起源和發展的記載,考古工作者不斷發現的地下埋藏的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古琴實物和全國各地博物館收藏的至今尚能用於演奏的千多年前的唐宋古琴,雄辯地證明我國古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形制最完善的弦樂器。我國古代琴學專著《太古遺音》、《上古琴論》都認為是伏羲始制琴,而漢代桓譚《新論》、許慎《說文解字》則認為是神農,還有說是黃帝、堯、舜作琴,這些記載雖然有歧義,但都有一定依據。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從無到有,由簡到繁,由粗樸到精致的,古琴也是如此。我國先民由野蠻進入文明的人文鼻祖伏羲創制簡單的弦琴,其後繼者逐步完善是合乎歷史邏輯的。根據《尚書》、《詩經》、《禮記》,古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可斷言的。

三千多年來,歷代文人對古琴傾注了無量才智與心血,創造了無比豐富的琴歌、琴曲、琴譜、琴藝、琴論、琴器、琴道,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琴學文化系統。這個系統為世界貢獻了華夏幾千年傑出人物思想感情、精神風貌的三千多首古琴曲以及與之相關的大量論述和詩篇,貢獻了世界上最早的音樂理論專著《樂記》,最早的樂律數學《管子·地員篇》;管子提出“三分損益法”比希臘畢達哥拉斯大約早150年;貢獻了世界第一部琴史專著朱長文《琴史》;貢獻了世界最古老琴譜南北朝梁代丘明《碣石調·幽蘭》;貢獻了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朱載育1584年算出,比1691年德國魏克邁斯特早107年。這些古琴文化史實有力地駁斥了西方某些“學者”“中國音樂源於西方”的偏見;充分說明中華文化的早發性和領先性。我國古琴是世界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對全人類精神文化寶貴財富的偉大貢獻。

二、深

古琴之深有兩方面涵義。一是深厚的文化內涵,二是深遠的藝術意境。現先說第一點:古琴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政治、教育、倫理、哲學、美學、文學、藝術等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承載了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中國現存最早的典籍《尚書》中的《堯典》、《舜典》、《益稷》等篇章中明確記載了堯舜時代琴瑟及其理論形態——音律在國家大事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尚書·益稷》記載舜帝說“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以考察國家治亂,這裏所謂“五聲”,就是古琴一至五弦所發出的宮商角徵羽五聲,六律,就是古琴樂律(六律六呂)的簡稱,而六律之首的黃鐘,亦即古琴上由八十一絲制成的第一弦(黃鐘宮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黃鐘為基准,按照“三分損益法”,可以產生五聲、二變、十二律(即六律、六呂)。故說黃鐘為樂律的根本;又《尚書·堯典》稱“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反映了中國在遠古時代通過觀察天象制定歷、律(即歷法和樂律),並且以樂律的標准音來統一社會生活中處處遇到的度量衡。關於歷律以後再說,現先講同律度量衡,古琴第一弦(黃鐘宮)絲數為9的乘方(81),而竹管黃鐘的長度則是9寸(徑三分),為什麼黃鐘及宮音之數都是9,據宋代蔡沈《律呂新書》說:“天地之數始於一,終於十,其一、三、五、七、九為陽,九者陽之成也。黃鐘者陽聲之始,陽氣之動也,故數為九。”以黃鐘定度量衡之法為度:黃鐘之管長九寸,分作九十段,每段為一分,按十遞進為寸、尺、引。

至於樂律和歷法,我國古代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和樂音一均(八度)分為十二律緊密聯系。黃帝命伶倫伐竹制為十二律管埋地以候十二月之氣,葭灰實管口,某月氣至則灰飛管空,稱為律中。《國語》載:“伶州鳩曰:琴瑟尚宮……以遂八風,於是氣無滯陰,亦無散陽,陰陽次序,風雨時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備而樂成,上下不疲,故曰樂正。……律所以立均出度也。……成於十二,天之道也。”《禮記》《呂氏春秋》具體說明十二月氣候合十二律如下: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候氣律名:太族、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黃鐘大呂。

古人記月份,寫文章常不寫數字某月,而寫律名,如歐陽修《秋聲賦》“夷則為七月之律”,中國過去以農立國,十二律表明季節氣候變化、農事生產應作何種活動,古代司農與授時官員使用律名比數字月份更普遍。由此可見,使用十二律的古琴與古代人民生產生活無處不緊相聯系。除上述制度文化外,古琴還與數千年來文人精神文化血肉相連。“士無故不撤琴瑟”,琴的音樂神聖高雅、坦蕩超逸,古人用它抒發情感,寄托理想,琴遠遠超越了音樂的意義,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儒家以“禮、樂、射、馭、書、數”六藝教育生徒,古琴是一項必修課,孔子自己刻苦認真學琴、彈琴,為後世立下了光輝榜樣。孔子的眾弟子,以及後世的文人如荀子、公孫尼子、莊子、列子、司馬相如、劉向、桓譚、班固、王充、蔡邕、蔡琰、諸葛亮、周瑜、阮藉、阮鹹、嵇康、葛洪、謝安、劉琨、劉勰、王維、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範仲淹、歐陽修、蘇東坡、周敦頤、沈括、朱熹、陳亮、嶽飛、文天祥、汪元量、耶律楚材、劉基、王陽明、李贄、王船山、譚嗣同、蔡鍔等聖賢、哲士、英雄、文豪、偉人等都從古琴吸取了精神營養,又都向古琴大川貫注了漣漪清泉,使古琴成為最能代表和最能表現中國傳統文化深層底蘊和神髓的載道之器。再說古琴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古琴曲由於其作者的傳統文化背境、中國文人的氣質、樂器的形制、音色、樂曲題材、內涵、結構等因素,其風格趨向典雅,高尚、含蓄、古樸、靜穆、抒情的審美意識。最能表達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深遠意境。

古琴要求創作主體對欣賞主體有“移情”之功(成連引導伯牙到海上感悟移情作水仙操而成天下妙手),移情即是將外在的物象世界置換為琴樂內的精神世界,要求達到古典詩詞和元明山水畫的寫出胸中逸氣的空靈意境。具體地說意境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意”,主要指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如劉勰《文心雕龍》所說“神思”、王士禎的“神韻”、袁公安的“性靈”,是意境的主導方面;二是“境”,指外在的天地自然人間世象,即身外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意與境合即“神與物遊”、“神用象通”、“心境交融”達到心與物、主與客統一,超越物質層面,“以虛涵實,實中見虛”,任想像力自由馳騁的精神境界。

古琴之音被稱為雅音(資料圖圖源網絡)

三、雅

古琴之音被稱為雅音,“雅之為言正也”,故稱古琴之音為華夏正音。正音的標准何在?在合律學的要求。律學是對樂音結構數理關系之理論的研究,是研究音樂中用音的物理性質及其互關系的科學,是音樂理論的基礎。我國古代“律呂”的概念是指整個音樂理論而言,如南宋蔡元定《律呂新書》,明朱載育《律呂精義》等。現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有三種樂律,即三分損益律、純律、十二平均律。我國古琴因其理論的嚴密性與完整性,定弦是按三分損益律(即五度相生律),設定十三徵是用純律,而演奏中用律的特殊性,古琴又可用十二平均律,故可以說:古琴是一琴可為三律准。

三分損益律以黃鐘為宮,定其數為81,由宮之數起始,以三分之一更相加減,即得其餘四聲,此五聲相生法可考管子《地員篇》及史記《律書》等書。

宮=81,三分損益得54為徵。

徵=81-81/3=54,三分益一得72為商。

商=54+54/3=72,三分損益得48為羽。

羽=72-72/3=48,三分益一得64為角。

角=48+48/3=64。

以81為黃鐘之數,按“三分損益法”可依次算出十二律之數,此宮、商、角、徵、羽之數就是古琴一、二、三、四、五弦絲數,此即古琴以三分損益法定弦。

純律是根據因泛音成立的三和弦而定律的一種律制。泛音即振動發聲體(如琴弦)分段振動時所發生之音,原弦振動發生音時,除全體振動外,並同時分二段、三、四、五……段等而振動,這些分段振動各自發生比原音(全弦振動發生之音)為高的各種高度的音,構成了泛音列,如下:

徽位:

空弦、十三、十二、十一、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按音純長比:

1/1、7/8、5/6、4/5、3/4、2/3、3/5、1/2、2/5、1/3、1/4、1/5、1/6、1/8。

按音純律音程:

一度、二度、純小三度、純大三度、純四度、純五度、純大六度、八度、純大十度、純十二度、十五度、純大十七度、純十九度、二十二度。

泛音弦長比:

1/1、1/8、1/6、1/5、1/4、1/3、1/5、1/2、1/5、1/3、1/4、1/5、1/6、1/8。

泛音純律音程:

一度、二十二度、純十九度、純大十七度、十五度、純十二度、純大十七度、八度、純大十七度、純十二度、十五度、純大十七度、純十九度、二十二度。

由上可見,古琴的十三徽根據“泛音”列而確定,因而按照十三徽的位置可以取得至純之音,亦即純律音程的各音。

四、健

健指古琴曲的內容,絕大多數是健康的、嚴肅的。從東漢琴學大師蔡邕《琴操》所記錄的四十七調前漢琴曲看,其內容大體上屬下列四類:對統治階級的怨憤;對遠古開明統治者的懷念;對社會矛盾的反映;對一些社會問題的感慨。可見其嚴肅性。

在《詩經》內,本來是表現統治階層團結的《鹿鳴》和表現統治者的善政的《騶虞》,但在《琴操》作者眼裏面就看出人民的不滿與憤慨。蔡邕肯定地說明它們的內容,是表現對統治者的悲憤。蔡邕的時代背景正當漢末農民大起義——黃巾起義,他所收集的當時的琴曲其表現內容充分帶著革命高潮中人民激烈情緒,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反映社會矛盾的古琴曲是表現關心社會,關懷民生的情感和意願。它們所表現的不是悲觀消極情緒,而是樂觀積極情緒。若從現時琴家常彈的和還有譜本的古琴曲全面看一下,還可以發現有很多擁抱自然和一些表現愛情和友誼等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琴曲。其中,表現為全民福利堅持勞動以戰勝自然的《禹鑿龍門》,表現鼓勵迅速改過遷善的《風雷引》,表現虛心請教的《圯橋進履》,切戒遭受惡劣社會意識形態侵蝕的《墨子悲絲》,表現堅持真理至死不屈的《卞和泣玉》,表現抗拒異族侵略英勇報國的《滿江紅》(《精忠詞》)等都是有貼近現實意義的。

五、瑰

古琴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不是沒有物質載體,只是著重強調其文化內涵和精神層面,事實上古琴實物作為載道之器是精選良材加善斫而造成的精美的物化藝術品,古色古香典雅古樸的古琴實物是中華民族傳統樂器的典範,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從安陽出土的殷商時代的甲骨文看,音樂的樂字寫為“樂”,即是在木品上張絲弦的弦樂器,會意為“樂”字。這說明早在甲骨文產生以前,我國先民就已經創造了琴,不過甲骨文時代的琴不像今天這樣完備,《禮記·樂記》說“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早期的琴是五弦,即宮、商、角、徽、羽五音;到周文王姬昌被紂王囚禁於久裏時,為發抒幽憤,在琴上加一弦,其音清幽婉轉,稱為文弦,武王伐紂時,樂舞助戰,在琴上加一弦,其音揚越激昂,後人稱為武弦。從此七弦成為定制,其後雖有繼續加弦的(如隨州擂鼓墩曾後乙摹出土十弦琴,宋太宗九弦琴),但不久即減,終為七弦,稱為“文武”七弦琴。值得注意的是,為何宋太宗以帝王之尊,給琴添加二弦,終不被其臣民接受而仍恢複為七弦?這是因為七弦已能從樂理方面完全滿足五音、七聲、十二律、八十四調旋宮轉調的需要,再加上一弦,即成贅物,故而自宋太宗以後再也沒有人存加弦之想了。

除七弦外,古琴的又一大特點在於有“徽”(或寫作“暉”),所謂徽,是在琴的宮弦一側按一定的音樂物理學比例,用金(或玉、珍珠、羅甸)嵌十三個園斑,用以標示泛音位置和按音方向。因為有暉、古琴上有91個泛音位,可以奏出長段落的純泛音旋律,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樂器無法比擬的。琴徽始於何時,時人常以嵇康(223-262)《琴賦》中有“眾器之中,琴德最優,……弦以園客之絲、徽以鐘山之玉”,據此將創徽的歷史下限定在三國或東漢,但據班固(32-92)論著,可將此下限推前到春秋時代。班固《白虎通·德論·禮樂》:“故‘書’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所以用鳴球搏拊者何?鬼神清虛,貴淨賤鏗鏘也,故尚書大傅曰:‘搏拊鼓裝以糠,琴瑟練絲徽弦鳴者,貴玉聲也。”可見琴之有徽,在春秋時代尚書大傅作者(孔子)時就有了。

古人稱琴為雅樂,為有德君子所有,經常禦用,行不離身,可以修身養性,使人心地純潔,養成高尚的情操,防止邪惡之思侵蝕心靈。琴器大小適度,使用及攜帶均便,跋山涉水均無影響,可操於庭院廟堂,亦可操於山穀水濱。

古琴因彈奏方法不同而有三種不同的音色,即“散、泛、按”。簡言之,“散音”剛勁、渾厚、洪亮;“泛音”清脆、輕盈、飄逸;“按音”堅實、圓潤、細膩,動蕩多變。琴弦共有散音7個,泛音音位91個,按音基本音位147個,共245個音位。其音域從大字組C音起到小字三組的d音,共有四個八度加一個大二度,所有的音都渾厚柔和,最高最強之音不嘈雜,最低最弱之音不致無聞,其聲音與人氣息相通,使人易接受,良好之琴聲可感動人心,可通過娛樂進行道德教育,有俾於個人身心健康,鄉党和睦,社會安定。古人極重視古琴價值,崇尚“劍膽琴心”,認為彈琴是一種高尚的修養,並列為“文房四寶”之首、八音的領袖,於是在制作時有意識地讓琴制、尺碼象征天地六合等,以示古琴之高尚是天經地義的。

古琴有各種構造部位,古人為其命許多雅名。琴體有頭部、尾部和中間部分,就形象地名曰金童頭、玉女腰,仙人背,並以龍鳳鳧雁金玉等為各小部分命名,如龍池、鳳沼、鳧爪(護軫)雁足、金徽、玉軫。琴長三尺六寸五分,象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上圓象天,下方象地,五音宮商角徵羽像征金木水火土五行。有人說象征性之稱謂無科學性,但琴為藝術品非科學儀器,不致引起誤解,而這些名稱可使人形象地了解古琴結構,便於認識和記憶,也可由此了解古人對琴的雅愛和情趣,故流傳數千年至今未渝。

優良傳世古琴有多種制式,有伏羲式、神農式、黃帝式、虞舜式、仲尼式、師曠式、俞伯牙式、鐘子期式、師曹式、王剛式、秦鈺式、漢帝式、焦尾式、聯珠式、落霞式、蕉葉式等。其中最常見為仲尼式,因其長短、寬窄、厚薄、凹入、弧度等尺寸比例合理,造型古樸、典雅大方。不待彈奏取音,就從外形方面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滿足。有些不會彈琴的,用一具精美的仲尼式古琴作為雕塑藝術品陳列於室,從造型藝術審美角度看也是可取的。

鑒別古琴的優劣,要從選材、加工工藝和發音等方面考慮,《太古遺音》說良材“舉則輕,擊則松,折則脆,撫則滑”。對已成琴可通過音孔(池沼)觀察面板的紋理和色澤,感觸其材質的軟硬,推測其制造年代。在工藝上,琴面前後左右弧度應平正、自然適度,平滑光亮。琴身端正,放於桌上應平穩。各部分加工須精細,漆色雅致,膠合處應嚴密無隙。琴弦應絲條均勻、質地光澤,潔白而拉力強。纏弦以緊密、均勻、明亮、光潤為佳。在發音上,按《太古遺音》的說法,一支好琴要具備“九德”,即奇、古、靜、潤、透、圓、芳、清、勻。按現代說法,即音響純淨、音量宏大,音色優美、圓潤、清脆,各弦發音均勻,無雜音,高音清晰不尖銳,低音渾厚不滯拙,共鳴和傳遠效果好。

古琴因年代久遠而生斷紋,益增其美觀,且琴音更透徹優良,這又是其他任何樂器所無的特點。歷代琴人極為重視斷紋琴。因斷紋形狀不同而命名為牛毛斷、流水斷、龜紋斷、龍紋斷、蛇腹斷、梅花斷。以後二者為最古、最名貴,其壽命均在千年以上,尚能發極優極良之音,是“國寶”,也是全人類的稀世瑰寶。

古琴樂譜:《平沙落雁》(資料圖圖源網絡)

六、奇

古琴樂譜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把幾百幾千年前鳴響過而又早已消逝的古調古曲記錄下來,使後人能夠基本恢複還原那些曾經消逝的古曲音響,使現代人能夠領略古人古調的神韻。音樂史不同於一般歷史,就在於有聲響。我國現存一百五十多種古琴譜,即其依據。古琴譜不是五線譜,也不是簡譜或工尺譜,而用減字基本筆劃將左右手指法、古琴弦數、徽位合寫為一個任何字典內沒有的字,以說明古琴演奏方法。是經過雍門周、趙耶利、丘明、曹柔、姜夔、朱權等許多大音樂家長期研究改進的結果。這種譜不記節奏,給演奏者打譜預留較大的再創造空間,雖較難,但如認真按照這種減字譜指法要求,深入體會原作者創作意圖,還是能得到古琴之道,大道相通,小途略異,風格各領,殊途而同歸的結果。

七、精

精邃的古琴音樂理論,尤其是其中精辟的古琴美學哲理,是古琴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孔子以後,儒家重要學者荀子作《樂論》,公孫尼子作《樂記》,繼承發揮孔子“樂仁統一”、“中和”思想,著重強調“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儒家“和”樂思想,超出了對音樂本身內部規律的審美認識,而將音樂與倫理、政治、人生實踐相聯系,側重從音樂審美的功能去發現“和”的意義,和民心,和上下,和天地萬物。儒家音樂美學對古琴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長久而重大的影響。

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美學思想核心是“自然”,“道法自然”。所謂“自然”,指宇宙萬事萬物沒有人為痕跡的本然存在和運行狀誠。要保持或回歸自然狀態,就要求人們“致虛極、守靜篤”,用淡泊、虛靜、柔弱無為的態度來養生,要求在審美觀照時追求一種消解生理欲望,擺脫普通認識活動的虛靜無我的精神自由狀態,恢複心性於天地大本根的精神狀態,由此超越物象時空的束縛,展開思想想象之翼自由飛翔,領悟至簡(自然)音樂中所蘊含的至大神韻,領會“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之意境。莊子追求的道要求達到“無已”、“喪我”、“忘知”、“墮肢體”、“黜聰明”,實現“心齋”、“坐忘”的意境。這種達到“心齋”、“坐忘”的歷程正是美的觀照的歷程,其要領為:一要消解與生俱來的欲望,使心免受欲望奴役;二要忘知,即忘卻分解性、概念性的知識活動,剩下的便是“虛而待物”的純知覺活動,即美的觀照。欲望與知識雙忘,“心與物冥”,主客合一,並由“虛”而“靜”。莊子指出“虛”、“靜”是萬物共同根源的性格。“心齋”的“心”,亦即美的觀照的根源。

儒道兩家哲學出發點不同,但對音樂美學的理解殊途同歸,都講求音樂心理的“靜”,道家講“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儒家亦有類似的論點,《禮記·孔子閑居》雲:“樂由中出,故靜。禮由外出,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無聲之樂,氣志不違”。儒家明確指出“靜”(純靜、安靜)產生於人最根本的天性,“樂由中出”,有如道家所雲“嬰兒”狀態的天性,歸根曰靜。由此自然天性中溢出之樂音,自必有靜的特征,天性靜,故樂靜。人於此音樂中就會向純靜而無人欲的境界升華,此種音樂即順天地之體,成萬物之性的“大音”、“大樂”,故“大樂必易必簡”“大音希聲”。道家主張自然、希聲,是為了生命修煉,在寧靜處柔中解脫欲望、煩憂,獲得安寧,回歸自然本質,得道長生。儒家提倡中和,樂仁統一,樂由中出,是為了人格修養,倫理教化。在“和”“靜”的和諧中,成就聖賢人格。道家的美學哲理促成古琴音樂“陰柔美”範疇的發展;儒家美學哲理促成古琴音樂“陽剛美”和“靜美”範疇的發展。儒道兩家都是為人生而藝術,並成為中國古琴音樂和傳統文化生命的基因。

八、宏

古琴音樂有宏大的社會功能。凝結了豐富璀燦的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和藝術風格為什麼仍然與今天人們的感受愛好相吻合,為什麼會使我們有那麼深的親切感?這說明積澱在這些作品中的情理結構與今天中國人的心理結構有相呼應的同構關系和影響。人類的心理結構本屬一種歷史積澱的產物,正是它蘊藏了藝術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藝術品的永恒性蘊藏了也提供著人類心理共同結構的秘密。心理結構創造藝術的永恒,永恒的藝術也創造、體現人類社會的共同心理結構。

美作為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體,與人性一樣,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美一旦被卓越的藝術靈魂創造出來,就會成為人類歷史文明的天空閃耀的明星,以其光輝長照人間。正如唐詩、宋詞、元明山水畫、《紅樓夢》等藝術品長久被人們鐘愛一樣,古琴這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和古琴曲中那些引起音韻藝術美的極品之作必將長久得到有文化修養的人們的珍視與熱愛。

古琴音樂教育除審美功能外,還有非審美功能,即社會功能。第一,中國古琴這一歷史悠久、在世界人類文明原創領域遙遙領先的光輝璀燦的文化聖壇所引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然增強炎黃子孫的凝聚力,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為更緊密地團結海內外全體華人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營養。第二,古琴藝術的理性和諧、純淨雅正的審美哲學,以及從古琴中所流溢出的淳厚、莊嚴、崇高、協和的華夏正聲。可以陶冶、塑造、提升人生境界,淨化靈魂,優化心理結構,消除社會轉型期出現的浮躁、冷漠、貪婪、欺詐等不良社會心態,從而淨化社會風氣,提升社會道德水准。以古琴藝術和諧的感染力量達到音樂同人文世界之和諧,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吹響進軍的號角。第三,古琴譜中所收三千篇古代琴曲和二十四史中所收自孔子以後數以千計的用琴修身養性進而立德、立功、立言的名人傳記,給我們留下了世界上最豐富、最滋潤人心的精神營養,是我們今天弘揚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取用不竭的寶貴資源。第四,古琴對於習琴者個人的啟智、輔仁、健身,造就德、智、體、美、勞、群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公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古琴教育功能對社會群體素質的構建培養作用也是巨大的。對群體素質的陶冶和培育,涉及社會理念、民族精神、科技、道德、制度、人際、風俗、宗教、器物等文化和文明素質,實際關系到社會文明建設全面進步。寫到這裏,我們可以用宋代詩人範仲淹的《聽真上人琴歌》作結:“乃知聖人情慮深,將治四海先治琴。”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調素琴 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晨曦古琴館 | 雲南昆明最知名的古琴館之一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篆塘路118號

名稱:晨曦古琴館 晨曦藝術學校

雅集:每月最後一周六晚上7:30(公益)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